“我们新密的耐材行业这下有福气了,国检集团检测中心引进到超化镇,以后的耐材产品在家门口就能送检,这不仅大大缩短了我们耐材产品权威检测周期,检测成本也能降低了不少。”河南凯翔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辉凯感慨到。企业能切实得实惠,这得益于新密市大力推进产业链党建工作,通过党建引领聚力赋能助企惠企。
今年来,新密市以基层党建“书记项目”为抓手,坚持“抓党建、强赋能、聚合力、促发展”理念,围绕优势产业链和重点产业集群,以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和创新发展力为核心,汇聚产业链上下游、左右岸及周边资源优势,组建产业链(集群)党委,引领破解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动难、同步难、配套难”等问题,推动非公党建和企业发展深度融合,以“党建强”带动“发展强”。
建强组织,筑牢“链”上堡垒
“我们镇工业企业116家,规上企业43家,以耐火材料为主,涉及钢铁、水泥、玻璃、有色金属冶炼9大领域,种类齐全、优势完备,但大多抱着‘同行无同利’的竞争心态,合作共赢意识不强,资源整合不够,尤其是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们越来越感到协同发展至关重要。”超化镇耐材产业集群党委书记刘军鸽说。“今年以来,按照市里统一部署,我们成立了耐材产业集群党委,吸纳相关企业加入,把职能站所、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党组织拉入,串联起产业链上下游及周边党组织,定期开展活动,联动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难题,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据了解,今年新密按照“5+N”以点带面、分类分步打造的总体思路,打破组织关系隶属和企业所有制性质壁垒,由各乡镇(街道)党委牵头,立足优势产业,成立产业链(集群)党委,党委书记由所在乡镇(街道)组织副书记兼任,理事长企业党组织书记任副书记,理事企业党组织书记、乡镇相关产业职能站所负责人任党委委员,有效领导服务产业链发展,着力在全市构建“一链(集群)一党委”的组织体系。截至目前,新密在全市成立了18个业链(集群)党委,有效覆盖38家造纸、305家耐材、1518家小微企业、325家农业合作社、256家旅游民宿。
整合队伍,汇聚“链”上力量
“通过参加这次产业链党委组织的培训,我更清楚作为一名非公企业党支部书记的使命和责任,抓企业党建的方向更清了,动力和信心也更足了。”大隗镇造纸产业链党委下属的郑州东淼纸业支部书记张路军说。
党建赋能产业发展,队伍是关键。开设产业链(集群)骨干培训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邀请高等院校专家教授、科研院所专业人才等人才资源,围绕党建党务、生产研发、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开展培训,提升产业链(集群)骨干人员专业化水平。同时,建立“服务顾问团”,由市场监管、科工信、商务、发改、政务服务、税务等职能部门,选派业务骨干组建政务服务团队;依托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研发机构、银行等社会组织,组建社会服务团队;选派市乡两级素质高、懂党建的优秀党员干部,担任产业链(集群)企业党建指导员,组建党建指导团队,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支撑。
做优服务,助力“链”动发展
“真的没想到,产业链党委为了解决我们项目中遇到的难题,邀请发改、科工信、人社、资源规划、环保、金融等单位,现场研究解决用地拆迁,用工等难题,为企业入驻扫清了障碍,让我们的项目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总投资20亿元的越达机器人项目负责人何鹏举说。
新密市委组织部与产业链党委两级联动,成立由发改、科工信、资源规划等15家部门分管领导任成员的职能部门服务保障专班,采取现场调研、联席会收集等方式,建立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搞清“企业要什么”“职能部门有什么”和“工作做什么”。在充分收集掌握难点堵点的基础上,发挥专班作用,推动“企业有所呼、专班有所应”。目前新密市“一站式”帮助联审联批事项342项,解决核心技术攻关、市场供需对接等重点难点问题780个,为链上企业降低生产成本8400多万元。
新密市坚持总结经验与探索突破相结合,不断深化“一链、一党委、三平台、四机制”工作模式,聚焦辖区重点产业链(集群),“通过把战斗堡垒建在‘链’上,把保障队伍聚在‘链’上,把服务平台嵌在‘链’上,推动非公党建和企业发展深度融合,以党建引领赋能助力非公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