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龙”驰骋为温暖过冬添足底气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12-15 17:03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12-15 17:0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1月份,国家铁路发送煤炭1.78亿吨,同比增长3.2%;其中电煤1.3亿吨,同比增长0.6%。

进入冬季后,随着冷空气轮番来袭,全国各地气温骤降,各地发电供暖用煤增加,煤炭运输需求攀升,供暖用煤能否按时足量运送到电厂成为百姓关注的话题。铁路部门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服务大局,再次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

以科学调配为核心,扛起运输“顶梁柱”。让老百姓温暖过冬,是当下最实际的民生问题。铁路部门及时回应民众关切,将铁路运力资源最大限度向电煤运输倾斜,合理利用大秦、唐包、瓦日、浩吉、兰新铁路等货运主通道作用,实施“北煤南运”“西煤东送”“疆煤外运”等一系列举措,为煤炭让路,为民生让路。不仅如此,铁路发挥全国铁路“一盘棋”运输组织优势,统筹运用线路、机车、车辆、货场等资源,最大限度减少煤炭运输车辆在站停留时间,提高车辆周转效率,11月份,国家铁路日均煤炭装车8.5万车,同比增长2.3%,让电煤发送量保持高位运行,让千家万户温暖过冬。

以生产实际为方向,当好保供“压舱石”。在回应民生诉求同时,铁路部门走访企业、深入市场,解企业燃“煤”之急。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与大秦线上下游企业建立协调联系机制,“点到点”精准满足动态需求管内16家及全国300多家铁路直供电厂用煤需求。当前,秦皇岛港、唐山港、曹妃甸港存煤量均保持在2400万吨以上。电煤保供既需要铁路部门积极作为,也需要多方发力合力共为。铁路部门与地方政府和重点发电企业加强沟通联系,动态掌握煤炭消耗和库存情况,精准组织保供运输;与公路、港口等其他运输方式有序衔接,加强装卸车组织,确保煤炭运输畅通高效。跨部门联动的协作机制有效地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截至11月底,全路371家直供电厂库存8627万吨,同比增长15.2%,可耗天数均在20天以上,保持较高水平,这组数据可谓给民众打下一针“强心剂”。

以人民满意为目标,甘做电煤“护航人”。交出亮眼“成绩单”,只因下足“真功夫”。铁路部门的“快”源自对于民生需求的关注。为加大能源运输保供力度,10月19日,“西煤东运”能源通道大秦铁路提前4天完成秋季集中维修,释放冬煤运输能力,煤炭运输量日均达到125.5万吨,全力保障全国300多家铁路直供电厂用煤需求。在全国各地的铁路运输线路上,每天都有一列列载满煤炭的列车顺利发车,而每一块电煤的顺利送达都离不开背后无数铁路工作者的默默付出和奉献。当室外寒风凛冽、室内温暖如初时,也请不要忘记他们的守护与付出!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近年来,无论是保障电煤、春耕或是助力乡村振兴、生态文明,铁路部门都在力所能及地为民众创造便利、带来红利,相信铁路部门会继续将民之所需、所盼化为具体措施,为人民群众幸福美好生活全力护航。(简艳)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