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驻周口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市人大代表到太康县开展集中视察活动。代表们先后到大许寨镇水润君赵食用菌生产基地、银鑫棉业、紫薇柿界等地,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互动交流等形式,进一步了解太康县产业发展、城市建设、营商环境、乡村振兴等方面工作取得的经验和成效,切身感受太康县近年来大力发展带来的新变化。
进企业,下田间……代表们边走边看边交流,在大许寨镇水润君赵食用菌生产基地,代表们了解到是该基地是目前周口市建设规模最大、力量最雄厚、技术最为成熟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之一,占地240000平方米,已建成全自动恒温菌棚51栋,养菌大硼13栋,无菌制种车间7000平方米,配置有现代化生产线和智能化生产车间,年制种能力2000万棒(袋),出菇0.7万吨,年产值达1.2亿元。基地按照“鸡、菇、菜、鱼、游”绿色循环农业发展理念,坚持与养殖场、鱼塘、生态蔬菜农场统筹规划,秸秆、鸡粪用作培养料,菌渣作为瓜果、蔬菜等农作物有机肥料,恒温出菇车间的空调水不仅可以养鱼,而且在厂区内形成了绿水环绕景观,真正实现了绿色发展,真正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代表们纷纷点赞,并表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显著标志,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方法,也是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环境的束缚,走向现代化、产业化、标准化生产的必由之路。
在紫薇柿界,负责人向代表们介绍到,“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支持下,我们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新建了10000平方现代农业智能大棚,探索出适合北方种植铁皮石斛的种植模式,打造铁皮石斛北方种植基地,通过推广现代农业全新的发展模式,带领农民坚定不移走农业高质、高效发展之路。经过十年的持续创新运营,让曾经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传统乡村成功实现了以旅游和特色产品为核心的乡村旅游新场景,构建了以特色民宿+观光旅游+特色餐饮+自然教育为特征的城乡结合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促进在地就业200余人,如今周边乡村环境变好了,产业做好了,老百姓的收入自然就增加了。”代表们认为紫薇柿界打造的“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亮点突出,创新性很强,脚踏实地带动村民增收,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代表们还围绕加强规划引导、完善政策措施、破解发展瓶颈、提高服务水平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太康县近年来以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为抓手,大力实施一系列重点项目建设,区域经济发展快、变化大、亮点多,广大干部务实重干、开拓创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成就斐然,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对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发展和工作提供宝贵借鉴。”驻周口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市人大代表郭中原这样说到。
视察结束后,太康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王霄灵指出,希望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太康县两地在今后发展中进一步加强交流,广泛开展多领域、深层次合作,努力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图/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