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至9日,由教育部、宁夏人民政府支持,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宁夏教育厅主办的“2023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国际产学研用合作研讨会”在宁夏银川成功举办。
来自俄罗斯、英国、意大利、埃及等国内外4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文博单位和文化旅游企业的9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宁夏银川,进一步推动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凝聚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智慧与力量,促进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领域的合作与发展。
会议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召开,英国剑桥大学亚洲与中东研究系、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高奕睿,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索罗宁以视频方式线上致辞。
会议以“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为主题,围绕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当代价值展开分享和研讨。与会专家通过大会主旨报告、分组交流研讨和产学研用融合实践基地的调研观摩,分享了各自在丝绸之路历史与考古研究、丝绸之路文明互鉴交流、科技助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文化遗产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和典型案例。
本次研讨会突出了两个重要特点,一是数字化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展示中的应用;二是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会专家和单位还针对高校、科研院所、博物馆、文化旅游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学术合作研究、人才培养和技术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研讨,推动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国际产学研用合作取得实质性成果。
宁夏大学副校长赵晓佳表示:“这次会议是我校第二次承办教育部委托的国际产学研用会议,旨在为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搭起沟通的桥梁、构建起合作机制。各方代表汇聚一堂,我期待与会单位与专家学者,秉持“多元合作 开放共赢”精神,紧密围绕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丝路文化遗产传承创新等选题,深入发掘丝路文化遗产新价值,积极探索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新模式,不断推动丝路文明交流互鉴取得新发展,国际产学研用合作取得新成果。”
(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摄影 姜文博 李婷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