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建始县茅田乡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在封竹淌村锈水沟的山路转弯处,煤矿废渣在山坡上堆积,俨然成为绿色山林中的一片“伤痕”。这处存在二十余年的“伤痕”消退的故事,还得从今年六月份说起。
2023年6月,建始县林业局通过卫星遥感监测全县山林状况时,发现茅田乡封竹淌村锈水沟一处山林受损,随即通过“林长+检察长”制将这一线索移送给湖北省恩施市建始县检察院。建始县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立即前往现场实地调查。
一场大雨过后的锈水沟,雨水混杂着堆积的煤矿废渣,正沿着长期冲刷形成的排水沟,一路蜿蜒向山脚流去。紧邻的一户村民家,更是煤渣堆积的长期“受害者”。
原来,锈水沟煤矿资源丰富,以前有多处煤矿,采矿后遗留的废渣堆积在这一片面积约2亩的林地上。后来煤矿关闭,废渣却一直无人清理,长期堆积在此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林地生态受损。一到下雨天,堆积的废渣经过雨水冲刷,流出黑色污水至周边村民的水井、场坝及附近河流中,严重影响村民日常生活,造成水污染。今年5月,有人在未向有关部门报备的情况下,擅自使用挖掘机在此处采挖废渣,未采取有效的护土固坡措施,粗暴作业,对山体造成破坏,加重了水土流失。
破坏已经发生,修复迫在眉睫。建始县检察院立即对此进行行政公益诉讼立案,并向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对非法采挖和处置煤矿废渣的行为加强监管,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煤矿废渣堆放点进行生态恢复治理。
为及时有效修复,建始县检察院主动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林业局沟通,针对目前存在的林地破坏等问题、可能出现的山体滑坡等风险进行仔细分析研究,并委托有专业资质的机构编制生态修复方案,开展生态修复工程。
“这些煤矿渣在这里堆了很多年了,我的房子就在这旁边,以前只是下雨流些‘黑水’,前段时间被挖了之后,有些地方都开始垮塌了,现在你们又要来动,我不能同意!”由于前期“暴力”采挖对山体造成的破坏,附近村民对此次工程满是抵触。
煤渣堆在自家屋旁,生活长期被影响,群众怎么能不闹心。为了使修复工程顺利推进,检察官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林业局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解释此次生态修复工程是为了修复被损的林地,同时修建排水沟,固土稳坡,杜绝再出现垮塌。终于,说服了周边群众,生态修复工程也正式开工了。
清理、平整山坡坡面,对山坡重新回填覆土后,栽种上了乔木。边坡坡脚修建挡土墙,挡土墙外侧底部还修建了排水沟连接至公路内侧排水沟,防止雨季山上来水冲刷场区。
“这样的案子绝非个例,要解决全县系统性、流域性的问题,必须推动诉源治理!”为推进矿山治理保护,建始县检察院开展了“矿山治理”小专项行动,今年7月以来,联合相关行政机关对全县范围内的矿山进行了全面摸排。针对发现的矿渣堆放、山体林地破坏等问题督促行政机关积极整改,共清理矿渣135.7吨,修复林地5.3亩,强化了流域整体保护。
2023年9月初,检察官再次来到锈水沟进行“回访”,验收修复成果。
翠绿的幼苗在微风中摇曳,曾经堆满煤矿废渣的地表重新披上了绿装,场坝里晒满了金黄的玉米,曾经肆意乱流的“黑水”消失不见,锈水沟一片生机盎然。
(湖北省恩施市建始县人民检察院 魏雪娇、卢屿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