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乡村康养发展路径,健康中国乡村康养(婺源)主题论坛举行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11-13 14:34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11-13 14:3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1月11日,第十五届健康中国论坛·乡村康养(婺源)主题论坛在江西婺源举行。论坛以“和美乡村,幸福婺源”为主题,旨在探寻乡村康养的发展路径,用实际行动推动健康中国和乡村振兴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本次论坛由中央统战部、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指导,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北京同心共铸公益基金会主办,婺源县人民政府、中国健康好乡村组委会承办。

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副会长安七一表示, “中国健康好乡村项目”正在把婺源打造为乡村康养综合类的典型案例和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希望能够做好科学规划,让乡村康养发展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做法,让各族人民健健康康地老有所养。

婺源县县委书记徐树斌在致辞中说,婺源好山好水好风光,宜居宜游宜康养。我们将把康养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坚持文旅和康养深度融合,致力将婺源打造成为全国重要旅游康养目的地、长三角养生养老‘后花园’。本届论坛是一次共享智慧、共谋发展、共创未来的盛会,必将为婺源康养产业发展开拓新思路、带来新机遇、注入新动力。”

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二级巡视员陈建光认为,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婺源康养事业发展成绩亮眼,婺源县已经蜕变成一个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的可贵样本,生动演绎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事实证明,发展乡村振兴中的康养模式,让乡村康养成为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力量,已经成为高质量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中国健康好乡村是北京同心共铸公益基金会的核心项目之一,主要用“六个一”工程落地来助力乡村发展,即一村一规、一村一俗、一村一品、一村一药、一村一养、一村一画。目前,该项目已在北京怀柔长哨营满族乡、黑龙江黑河市新生鄂伦春族乡、吉林安图县吉房子村、广西兴安县桐子坪村、江西婺源县溪头乡、云南迪庆州维西县等全国百余个乡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振兴帮扶新模式。

在论坛上,“赋能乡村康养-系列基金揭牌仪式”接连进行。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会长、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原副主任赵勇等人为“同心向善专项基金”揭牌;同心·共铸中国心组委会执行主席金大鹏等人为“数字乡村爱心基金”揭牌。

此次论坛还向乡村康养事业的参与者发出《中国乡村康养倡议书》,呼吁“打造一个健康、美好、富有活力的乡村康养生态圈,为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做出我们的贡献”。此外,《中国乡村康养白皮书(2023)》也在本次论坛上发布。

乡村康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力,婺源乡村康养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人文条件。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总编孟宪励表示,乡村康养需要健康产业、医疗专家资源、媒体平台三位一体整体推动,优质健康产业是乡村康养的基础,医疗资源是乡村康养的内核,媒体平台是乡村康养的推力,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致力于产学研资源的整合、平台化内容传播、品牌的策创创意服务,助力婺源乡村康养事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廖万清、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继宗、全国名中医李曰庆、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信息所副所长崔永伟、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李玲等专家在论坛上做专题报告。此次论坛为期两天,还包括美丽乡村调研、三甲助三农·婺源爱心义诊等多项活动。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