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XI’AN”——西安的国际化之路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11-03 12:1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我国多个走红海外社交平台的账号用超高的订阅粉丝数和播放量向人们揭示出,在文化传播的实际过程中,具象的名字要比抽象的概念更有渗透力。通过个人化叙事,这些博主向世界呈现了一个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这种“人格化”的传播,更能触及人们内心的柔软情绪,因而收获了众多粉丝。

伴随多媒体技术与5G技术快速发展,视频逐渐成为互联网流量的中流砥柱,国际传播要顺应这种趋势,通过更丰富的载体进行跨文化传播。如今,人们相信文化输出可以是更加多渠道、多元的、多形态的。每个人都可以站在文化传播的最前沿,每个日常个体的文化实践,都可以成为展示中华文化的窗口。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种非官方、去政治化的叙事方式不仅适用于个人,也同样适用于面向全球的每一个城市。

西安新“人设” 千年古都扬名海外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丁俊杰表示,城市在进行国际化传播时,要注重打造“城市品牌”,树立对外“人设”,从而推动区域传播。城市品牌传播涵盖了城市在国际传播中展示自身形象的综合过程,包含自然景观、文化精神、产业产品、社会民生等多个方面。

城市的传播理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所秉持的价值内核相通,与全球的基本价值观共通,成功跨越文化差异,才可以架起中国价值与全球价值的沟通桥梁,实现文化交流中的“求同存异”。 根据“中国城市海外社交媒体传播力指数(2023年9月号)”(以120个中国城市为监测目标,数据覆盖范围为5个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中,西安位列视频平台传播力指数榜单前五,是其中唯一的西部城市。

不断深挖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同时创新叙事表达和展现形式,成为不少中国城市开展国际传播的有益尝试。作为“千年古都”的西安,更是深耕本土资源,深入研究海外受众喜好和兴趣点,从兵马俑、肉夹馍、秦腔等海外受众熟悉的西安文化符号出发,在展现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同时,传递西安城市魅力。在国际知名智库米尔肯研究院公布的《中国最佳表现城市》报告中,西安一直名列前茅,榜单上的成绩反映了它是一个既拥有深厚历史底蕴,又保持着生动活泼的姿态,始终充满现代化活力的城市,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占有重要战略位置。

千年以前,西安正是座名副其实的国际之城。它是世界上人口最早超过百万的城市,大批的外国使节与朝拜者会慕名到此,也带来了不同风格的文化。骆驼的蹄印,曾经标记了丝绸之路的方向。如今,这条绵延2000多年的通道上,一支支新世纪的钢铁驼队,行进在新的丝绸之路上,把地球变得更小,把机会变得更多。

西安港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是连接内陆物流与海外贸易的重要枢纽。从西安港出发的“长安号”,仅向西就已开通了11条运营干线,成为亚欧大陆的“黄金列车”。 而中欧班列也已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国际货运线路之一。 千年之后,西安又以新的速度与世界进行联结,正重新回归历史上“国际之城”的身份。

万里尚为邻 文化如水润四方

如今,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伟大进程中,钢铁驼队们奔驰穿梭,继续承载着当今世界对丝路精神复兴的期待。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沿着“一带一路”,不同的文明远行并拥抱,不同种族的人们远行并交好。文化如水,润物无声,就在彼此的交流与融汇之中,人们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

近日,在西安举办的丝绸之路(西安)国际传播论坛中,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部门、驻华使领馆、新闻媒体及企业等约300位中外嘉宾围绕“以高质量国际传播促进文化传承发展”的主题开展了深入交流和研讨。10月29日,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也刚刚闭幕,这场盛会吸引了9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参与。今天,西安正在重新书写着自己的发展逻辑。它不断立足于自身,积极地向外张望,与世界互联的路径变得多元。“一带一路”的激活、全方位国际通道的打通,证明了西安人的路永远是开放的,有了路必然会有更多新的交往。在日渐国际化的路上,无论是艺术的沟通、技术的交流,还是商务的往来,最终都将化成文化上的彼此相融。

契合海外受众兴趣,用好城市文化符号,将城市形象传播进海外受众心里,为创新讲好中国故事,探索出更多新路径。作为西安国际化传播阵地,“IN XI’AN”在海外社交媒体以数据驱动内容生产,创意激发交流互动,并不断开拓新的内容形式与传播渠道,向全球网友持全面、立体、多元地展现中国西安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化气息。西安兵马俑不仅在国内家喻户晓,在海外也长期保持着“顶流”级的知名度。账号运营团队结合数据分析结果及海外用户画像,顺应IP营销趋势,以兵马俑形象原创了“阿俑”的账号头像、LOGO等内容,并在日常运营中,将“阿俑”形象运用于与用户的交互。憨态可掬的“阿俑”带着海外网友身临其境地走向西安烟火生活,以场景化、文化融合的方式向世界朋友介绍着西安路名背后的故事,让海外朋友在历史和现在的坐标轴中品味路名中的“长安味”。

通过好的故事,对味的“传播”,让更多人去认识这座城,甚至爱上这座城。正式秉承着这样的思路,“IN XI’AN”借助卡通IP、注重用户互动与社交媒体传播特性、成体系化的介绍陕西景点、文化、特产与美食等不同类型内容的创新传播方式,让西安不仅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国际化名城,更是在“一带一路”中,以更积极创新的姿态,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图片由IN‘XIAN授权使用)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