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下午,鹤壁市“文明探源我来说”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志愿服务宣讲活动走进鹤山区中新小学五年级课堂。
河南省“文明探源我来说”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志愿服务宣讲团成员、河南师范大学副教授李晓晓,以《甲骨文看商人的一天》为题,结合自身主持、参与数项甲骨文方向的研究经历,结合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实际,通过详实的文字、图片和仿真甲骨实物等资料给学生们诠释了甲骨文与汉字文化的源远流长,让孩子们通过甲骨文了解殷商文化,对中国汉字起源有所了解。
“一片甲骨惊天下,蕞尔一邑震寰宇”。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赓续中华传统文化血脉的重要方式,也是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以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像一颗种子,已播种在中新小学的花园里,将来一定会在他们的心中开花、结果。”李晓晓说。
鹤山区中新小学五四班杨晨曦兴奋地说:“我老家就在安阳殷墟旁,我愿意成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员、志愿者。”(图片/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