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泰:2.3万亩甜山楂成就富民“大产业”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09-19 13:2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随着秋意渐浓,山东省新泰市刘杜镇的2.3万亩山楂陆续成熟,红彤彤的“甜山楂”,传递着丰收的喜悦。

新泰甜山楂,甘为天下鲜。在刘杜镇,要说家家户户都有什么,那必然少不了一颗颗坠满山楂的山楂树。漫步果园,随处可见果农们忙碌的身影,他们穿梭在郁郁葱葱的山楂树林中,用手一捧一拽,或把大把的山楂放入桶中,或直接放到早已铺好的收集毯上,不一会功夫,一车山楂便被运到山脚下的收购商手中。

北流泉村村民高彬看着满树红彤彤的山楂开心的合不拢嘴,“我种植山楂10多年了,我这片果园有5亩来地,种了300多棵树,今年能收3万多斤,按照当前市场行情,能卖10多万元。”

在刘杜镇政府通往南流泉村的道路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收购商密密匝匝在路边支撑起来收购摊位,每个摊位上红彤彤的山楂都堆成了小山。收购商王强忙到脚不沾地,“这个山楂有百年历史,我本人主要是在安徽合肥这边销售,然后销售一直很好,现在一天走一两万斤,高峰期能走五六十万斤,将会持续20天以上。现在收购价在三块到三块五,随着中秋节的来临,价格可能还会上涨,大约能上涨到四块到四块五,它的特点是个小,七分甜,三分酸,特别好吃。”

为助力“甜山楂”产业做大做强,近年来刘杜镇紧紧围绕山楂产业做文章,在“三区五园”布局基础上,规划实施“一轴两带三园”工程,沿新枣路产业带动轴,打造甜山楂优质品种培育带和乡村旅游观光带,发展黄义休闲农业示范园、农产品加工小微产业园、高速出口物流园。同时,当地还成立12个山楂专业合作社,建设57处恒温冷库,引入互联网+营销模式,扩大品牌的影响力,构筑起小山楂大产业的发展框架。

“这‘甜山楂’,可以称得上是我们刘杜镇最宝贵的财富了。” 新泰市刘杜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贺介绍道,“它比普通山楂‘小一号、红两度、甜三分’,色泽红艳,肉质绵密,不仅被列为新泰市农产品‘新五朵金花’之一,也是新泰市第一个对外发布的区域公用品牌,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保护认证、省级果品良种认证。”

据悉,刘杜镇作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新泰“甜山楂”原产地、主产区,现有山楂种植面积2.3万亩,年产量达3800万斤,年产值突破1.5亿元,带动沿线村民户均增收3万元,小山楂串起了强村富民大产业。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