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船铃响—铃铛文化收藏展”在上海船厂1862开幕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3-09-19 09:50
2023-09-19 09:5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铃铛的文化始终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变化,印证着历史的变迁和岁月的积淀,它是我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重要载体。从穿越秦关汉月的丝绸之路上传来的阵阵驼声,演奏着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颂歌;响彻千年茶马古道上清脆悠扬的马铃声,鸣响着古代我国西南各民族交往的乐曲,深山密林寺庙檐角上的悠悠风铃声,指引着人们走向那曲径通幽处 ……

此次展出的铃铛藏品,其自身所蕴藏着的造型学、美术学、音响学、文字学、冶炼学等,都值得人们深深研读,希望观者得以深入了解铃铛文化,通过铃铛娇小铃珑的身躯,探索其中蕴藏的历史之韵和文化之美。对于叶坚华先生倾其个人收藏化为社会共享文化资源的理念,也是这次展览的意义之所在。

此次展出的铃铛收藏家叶坚华先生现为上海市收藏协会顾问、上海市收藏协会铃铛收藏沙龙主任,是一位铃铛收藏家和研究专家,也是中国铃铛收藏界代表人物,被誉为“中国铃铛收藏第一人 " 。曾被上海市首届市民文化节评为市民收藏家。获收藏铃铛数量和品种" 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称号。叶先生收藏铃铛已有二十余年,各国、各类铃铛藏品达四千多件。他还悉心研究,出版有《美姿雅韵赏铃铛》等专著,热心传播铃铛文化。他为弘扬海派收藏和海派文化作出了贡献,用自己的藏品诠释了文化自信,从一个侧面显示了上海国际大都市的文化软实力。

9月15日,风吹船铃响”铃铛文化收藏展在船厂1862开幕。此次展会是由上海寰宇铃铛博物馆,中船置业有限公司,上海现业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主办。此次展出近千余件铃铛藏品,其中中国古代铃铛就有青铜铃铛、虎撑等,近代铃铛有海军哨子、银铃铛等,这些铃铛凝聚了当时工匠的智慧与创造力,更是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不同于中国铃铛,海外铃铛也有着它独特的文化,本次海外的铃铛也展示了诸如泰坦尼克号、国外陶瓷铃铛、水晶铃铛、宗教铃铛等。现场还将不定时开展手作风铃互动活动,现场可免费领取风铃进行制作体验。

本次展出地点船厂1862前身為始建于1862上海船厂,曾是中国现代工业文明发源地之一,记录着中国造船业的发展史。船厂1862 的改造由世界建筑大师隈研吾亲自操刀,历时6年改造,修旧如旧,老船厂从沧桑的工业遗迹,蜕变成了魔都时髦地标,形成一个26000平方米的时尚艺术商业空间,集展览、演艺、发布会、高度餐饮、定制设计师品牌为一体,正成为上海“永不落幕的舞台、永不间断的展览、永不退潮的时尚”。

黄浦江畔,风吹铃响,铃铛这个有着悠久历史,寓意引领与平和的吉祥之物,来到有着百年历史的船厂1862,让我们从铃铛中聆听娓娓的历史回响,启迪心中畅想的美好未来!

本次展览将持续到10月20日,地点在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船厂1862一层,展会对公众免费开放。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