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学者:“一带一路”迎来最“绿”一年,助力人类、环境、经济“三赢”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9-08 11:3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导读

今年上半年,“一带一路”倡议绿色转型趋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显,同时变得更具战略性,凸显了中国企业在整个清洁能源供应链的投入。绿色“一带一路”契合中国将自己定位为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全球领导者的追求,为更清洁、更环保的增长提供了机会,也突出了国际合作和严格环境治理的必要性。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里程碑。截至2023年,“一带一路”倡议在倡导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绿色金融与发展中心最近的一项研究指出,过去六个月中,“一带一路”倡议做出了自2013年提出以来最具环保意识的决定,其项目转向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明显,包括投资水电项目、太阳能园区和风力发电场等。

津巴布韦就是受益于中国绿色能源转型的国家之一:2021年,该国一座燃煤发电厂建设项目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中国企业将在该国建设一座立1千兆瓦漂浮光伏电站,大力发展绿色能源。2023年或成“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绿色转型和发展的巅峰之年。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2023年上半年,“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金融和投资大幅增长,战略投资也明显增加,这意味着国际投资已不再局限于基建项目。

其中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增长点是金属和采矿业,中国在这方面的投资大幅增长,如锂等与绿色转型尤其相关的矿产和金属,可为下一代电动汽车电池和可再生能源储存提供动力。金属和采矿业绿色转型的实例包括海南矿业收购马里锂矿的一部分——科达尔矿业公司、沙特阿拉伯铜矿加工厂协议,以及津巴布韦锂矿加工厂投产。

然而,“一带一路”倡议的绿色转型不仅仅是利他主义,它还反映出中国将自身定位为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全球领导者。此外,这一转变也与全球经济“去碳化”的趋势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相辅相成。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各国国情千差万别,项目类型各有不同,在其中践行绿色发展实属不易,尤其是对采矿和矿物加工业而言更是如此,相关项目往往会对环境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国际上严格的环境标准、强有力的境外投资监管机制,以及对社会影响的审慎考虑,都对绿色转型有着积极影响。

“一带一路”倡议如今已有140多个国家参与其中。开发绿色能源、推动绿色发展的努力或将产生连锁反应,助力清洁能源开发,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并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力量,真正实现人类、环境和经济发展“三赢”。

因此,“一带一路”倡议绿色转型的成功有赖于公开透明、精诚合作以及当地社区的积极参与。政府、非政府组织和私营部门实体等国际合作伙伴的参与可以促进知识共享,提升环境保护标准,并促进对绿色议程的更广泛承诺。

总之,“一带一路”倡议的绿色转型标志着全球发展的新方向,即发展需以环境可持续性为核心。这为更加清洁绿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也凸显了国际合作和严格环境治理的必要性。随着我们更加深入地走进21世纪,绿色“一带一路”倡议可以作为一个试验案例,检验我们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将经济发展与环境可持续性真正结合起来。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本文原标题为 "Cleaner, greener growth"

责编:宋平 刘夏

编辑:张钊

实习生秦可、秦迦勒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胡晓珊】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