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卫生职业学院:以文筑基育桃李 培根铸魂润无声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以文筑基育桃李 培根铸魂润无声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8-28 12:0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基础建设、文化培育、品牌创设、书香校园等方面创新驱动,精心构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长效机制,持续巩固校园文化根基,厚植文化底蕴建设,不断将文化育人融入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全方位打造具有深厚内涵和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

聚焦基础建设,构建多景式文化育人载体。学校坚持立足实际,守正创新。坚持把文化场馆建设与思政育人相结合,通过建设学院荣誉墙,落成“万婴之母”林巧稚雕像,打造红园、筑梦园等红色文化主题公园,提升改造福建省中医药文化宣传基地,建成总建筑面积17182.7平方米的体育艺术中心等,不断优化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多景式校园文化育人平台,不断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师生的自豪感、使命感,营造爱拼、敢赢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

凝聚思想共识,深耕浸润式文化活动培育。学校坚持文化浸染,素质浸润。充分利用国医节、上巳节等重大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健康讲堂、杏林茶会、创意贴画大赛、中医经典书法大赛等富有中医药文化特色体验活动,增强文化自信;以学雷锋月、校园网络医学文化节、社团文化节、阳光体育节等校园活动为契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等融入社团活动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个人文化底蕴;加大营声造势,以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多角度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等,组织学生传承国家非遗文化——佾舞,让优秀文化成为立德树人的根和魂,短视频在央视频等平台播放量超5万次。

融合育人元素,厚植体验式文化品牌创设。学校坚持以文培元,育人育心。立足于医药卫生专业特色,推出《福九味》《福建地产药材知多少》《中医药名师话节气》等一系列包含中医药特色特点、文化价值、健康价值的融媒体作品,引领师生共同领悟劳动之福、自然之福、饮食之福、健康之福的“福”文化;组建“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引导学生面向社会、深入基层、服务乡村,让师生在学习中品文化之味,在动手实践中触文化之实,在社会服务中传文化之魂,打造志愿服务文化品牌,连续多年荣获福建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集体及个人荣誉;深入实施开展培育“林巧稚式”时代新人工程,将闽南医学之星林巧稚的高尚品行作为培育医学生的生动教材,培育“林巧稚式”时代新人,不断培养具备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特色做法得到《中国教育报》报道。

坚持统筹推进,赋能互动式书香校园建设。学校坚持文化引领,培根铸魂。以道德讲堂、校园文化讲堂、励志讲堂、健康讲堂、校友讲堂五大讲堂为抓手,充分发挥高校交流思想、传承文明、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功能,提升学生道德人文素养和职业精神;围绕校史、校训、校歌、漳卫故事、漳卫人等内容开展“品读漳卫”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增强文化认同和职业认同;充分发挥读书节在传播优秀文化、建设书香校园中的重要作用,开展读书分享会、红色文化主题交流、影评大赛、微视频比赛、新媒体特色阅读推广活动、主题图书荐读等活动,营造鲜明的文化育人导向,引领具有高职医学特色的校园文化潮流。

据介绍,接下来,学校将持续坚持用文化引领新潮流、滋养新青年,让校园更具文化气息,让文化发挥更大育人功能,不断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图片由李陆红 方沛倩授权使用)

开展劳动教育实践系列活动——“吉小兔在劳动”创意绘画活动

组建佾舞团队传承大国盛礼——佾舞,推动国家非遗文化进校园

拍摄制作《福九味》系列中医药文化宣传作品

组织师生走进乡村开展“医心向党行医路,学思践悟新时代”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