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陆海新通道从无到有、从倡议到共建,为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了有力支撑。(经济日报)
纵贯西部、联动欧亚、陆海集聚、大道通途,西部陆海新通道织线成网,高扬开放之帆,彰显西部陆海新通道作为“一带一路”的成员担当,推动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连接东盟,融入全球。
强化物流通道,提升运力效率。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货畅其流”货运功能的不断凸显,货物品类也日益丰富,让这条交流合作的“大动脉”涌动着生机和活力。广西柳州的汽车零部件、四川成都的跨境电商产品、宁夏的枸杞原浆等越来越多的特色产品和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货物出口通达世界多地;老挝糯米、泰国榴莲、越南巴沙鱼、柬埔寨香蕉等东南亚特色产品,也沿着西部陆海新通道,更快捷地进入中国市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货物载量不断提升,通过更丰富的货物品类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进一步扩大中国优质产品市场范围,提升了国际贸易影响力,推动产业业态的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创新运输模式,提质“国际联运”。今年以来,我国在建设智慧海关方面有了重点突破。多部门联合进行提质增效的创新探索,应用“直提直装”“先放后检”“批量转关”等通关改革,不断压缩货物全流程通关时间。今年上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跨境铁海联运班列开行4510列,同比增长9%;国际铁路班列开行4091列,增长18.51%……数据的可喜变化,正是运输服务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夺取“双胜利”的直接体现。如今,随着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工业生产不断攀升,外贸进出口明显加快,不仅让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本土企业吃下“定心丸”,也为国内外企业搭建了一条安全、高效的国际物流通道,保障国际供应链稳定畅通贡献了“中国力量”。
统筹运能协作,突出“水铁联运”。西部陆海新通道是我国西部地区一条重要的南北向陆海联动战略通道,以往我国西部地区出海通道,主要是东西走向,要素物资等大都通过长江、陆桥等运输通道,从东部沿海地区出海或进口,西部地区南北走向的陆海运输通道相对较少。依托线性物理通道和枢纽节点,沿线地区可以进行紧密的人员交流、经贸交往和产业互动,可实现要素资源围绕供应链、产业链运行的有效组织,进而形成高增长性、高带动力的区域经济发展势能。西部陆海新通道展现出的“货运实力”,充分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十足韧劲,也是诸多政策举措取得良好效应的有力佐证,我们正向着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目标坚定前行着。
跨山接海,连通世界。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进一步完善,我国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水平将不断提升,更快更好地融入世界“朋友圈”,迈向国际开放合作的新征程。
文/宋顺治、李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