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动画《怪兽小馆》 传统水墨与非遗南音的创新交融

2023-07-27 15:4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当人们习惯的认为国风水墨动画多是宏大叙事的传承,一部快乐治愈的国风水墨动画短片《怪兽小馆》正在悄然热播。《怪兽小馆》是由哔哩哔哩(以下简称“B站”)与杭州时七羽墨文化联合出品的国产网络动画,于2023年7月13日起每周四在B站独家播出。

《怪兽小馆》讲述在江南水乡老宅的小馆中,人类老板娘桃子和火不伙、阿福一群“怪兽”伙计打理着一家小饭馆。女主桃子作为厨师世家的传人,做出的食物广受怪兽们好评。因为人类误入小馆引来了收妖人,导致小馆生意持续冷清。一本食谱的出现,彻底打破了怪兽小馆的平静,给小馆引来了危机但也带来了转机。小馆众人为化解危机团结一心守护食谱,桃子也得到食谱的助力将小馆的生意做的更好。故事中大家虽然磕磕绊绊、吵吵闹闹,但随着愉悦与翻转情节的展开,各个角色也开始慢慢地更加意识到彼此的不可或缺,并在相处中逐渐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在创作方面,为使片子呈现清新水墨风,制作团队借鉴了吴冠中大师的作品,欲求完美呈现水墨风的同时在颜色、造型上也能符合当下的审美。主创团队首次将快乐治愈的短片动画风格与传统国风的水墨画相结合,力求打造出不一样的动画艺术形式。主角人物“桃子”的设定,巧妙的将现实中水果桃子的元素和色彩相关联,让观众第一视觉就会有愉悦的代入感,感受到作品的快乐立意。

其他角色设定,在欢快、治愈大基调下,一方面通过自然界存在的动物去提炼元素,另一方面,结合《山海经》或者其他记载中有关“怪兽”的描述去提炼元素设计而成。在食物设定上,团队秉承着“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逻辑来创作,为“怪兽”世界设计他们喜欢的饭菜,多种奇异食材搭配摆盘,让食物看起来既美味又充满独特的趣味。

在技术方面,团队为达到想要的完美水墨效果,使人物看上去生动立体透气,在传统动画的制作流程后又加了一道处理水墨线的流程。后期又将画面边缘做虚化效果,并模拟线条的浓淡变化结合线条的粗细变化进行断线处理。最后为了使人物更有风格性,采用了水墨的灵魂——留白,为了让留白更生动又在此基础上做了虚实变化,相对于单纯的模糊处理多出了更多的层次和细节。

《怪兽小馆》整体创作在运用独特的水墨画风格的基础上,更是加强文化传承方面的创新与联动,在音效表现、片尾曲方面联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进行配乐配曲合作。泉州南音原称“弦管”,是历史积淀、多元形成的中国现存的最古老的乐种之一是两汉、晋唐和两宋等朝代一次次入闽的中原移民,把中原音乐文化带入泉州,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而形成的,体现了不同时期中华古乐南移的历史积存,更是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是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古汉族音乐。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0月1日,泉州南音(泉州弦管)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怪兽小馆》通过多种创新的表现形式,将轻松愉快的动画风格与传统文化相融合,在推广国风传统水墨动画的同时,更是用传统音乐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听体验。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