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乡村绿波荡漾,广袤田野艾草飘香。位于河南省社旗县桥头镇的南阳国医仲景艾草园的第二季艾草即将成熟。两千多亩“小艾草”将这个豫西南的古老小镇装扮得格外靓丽,也带来了生态观光佳季。
“来这里观光游览,不仅远离了城市的喧闹,感受到了大自然风光原生态的美,而且还能了解到不少中草药药理知识,尽管天气有点热,但像这样能欣赏、能体验、能带走的乡村游游得值。”行走在桥头镇长约10多公里的艾草产业观光带上,香风扑面,绿意盎然,尽情领略绿色生态之美的赵女士与朋友们游兴浓浓、谈笑风生。
一缕艾香穿越古今。作为与医圣张仲景故里一衣带水的社旗桥头镇,是南阳市最大的优质艾草生产加工地之一。近年来,该镇把发展艾草产业作为全镇大健康产业重点内容进行统筹规划,从育种源头到拓宽销售渠道,打造出一条生产、加工、销售、体验和生态观光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高效、安全艾草产业链,在实现“绿色”跃升的同时,让这座历史文化名镇焕发出强劲发展动能。
南阳国医仲景艾草园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焦强说:“近年来,公司一年一个新台阶。不仅新修建了集科研、培训、体验、展览、线上线下电商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大楼和8个艾叶储存仓库,更将产品拓展到了200多个品种,2022年销售额突破9000万元,比2021年增长了一倍多。企业加工能力不仅从每年数十吨扩大到500多吨,新种植的宛艾5号出绒率比老品种提高了约15个百分点。”
走进该镇农业科技无限艾发展有限公司的艾制品生产车间,艾香弥漫,药馨可闻。工人们正在加紧生产,赶做订单,一派繁忙而有序的生产气场。在产品展销大厅,艾条、艾柱、按摩精油、洗护产品、艾绒家纺、艾灸家具……各种艾草产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公司经理张倩女士介绍:“公司引进了新型环保高效脉冲除尘设备,更新了制绒生产线,提升了艾绒档次。经过机器和人工的多次努力后制成的艾绒、艾条、艾叶护垫、肩颈宝、艾叶坐垫、驱蚊香囊、草足浴包、艾叶精油等100多种艾草制品,成为众多游客充实‘游览包’的最佳选项。产品好效益就好,今年已开展直播活动100余场,线上月销售额能达到10万元以上。”
现如今,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以及政府对艾草产业的重视,桥头镇艾草种植面积达到3000多亩,已形成了集种植、加工、销售、服务、研究、培训、游览等全产业链系统性蓬勃发展的格局,先后开发出药用、灸用、食用、日用工业品等6大系列、160多个品种艾制品,通过涉外签约订单和网络电商,产品远销日国内外。全镇艾草种植加工、服务和批发零售企业超过20家,年产值将突破亿元大关,带动超过300多户、1000多艾农增收。“我是农村人,但我可以跟城里人一样,早上送孩子上学后来上班,下午下班后接孩子回家,既不耽误孩子上学,也不耽误挣钱。”该镇付庄村黄女士说。随着艾草产业的发展,员工的工资也从起初的两三千元,上涨到五千元。
“中国艾草看南阳,南阳艾草看社旗”。前不久,桥头镇迎来2023年第四届道地“南阳艾”丰收节在本镇隆重举办,面向来自全省、乃至全国的中医医药界知名人士和市、县有关领导综合展示了艾草文化、民俗文化、健康文化、艾草种植技术和艾草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模范典例。由历届“南阳艾“丰收节酝酿的艾草中医文化元素已成为中医医药界的活力元素,融入到全市百余家中医院、中医类门诊、764家中医诊所;“中医药文化夜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艾医康养”等主场活动风生水起、方兴未艾。
桥头镇党委书记姚勇说:“我们将以2023年第四届道地“南阳艾”丰收节为契机,进一步推动“万人助万企”活动走深、走实、见成效,厚植绿色发展优势,持续推进艾产业链发展壮大,为富民增收提供强大助力,让以艾草为主导的绿色‘好风景'变成乡村振兴的‘好前景'”
艾倩倩,香满园。以桥头镇为范,辐射、带动全县9个乡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艾草产业,艾草种植面积已超过100万亩,占全国总种植面积的约1/3,年产值达数十亿元,艾草基地已成为当地新兴旅游产业的代表之一,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当地乡村振兴的同时,也推动了中国艾草产业的发展,为中医药事业的推广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