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行政执法工作刚有力柔有度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7-20 15:28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07-20 15:2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烟台市自然资源综合执法支队厘清自然资源刚性执法、柔性执法关系,力促自然资源行政执法工作刚性有力度、柔性有温度。

从短板弱项出发,烟台市自然资源综合执法支队把自然资源业务培训提前至年初,邀请院校专家进行法律法规知识辅导授课、执法骨干以典型案例、执法技能说法释法,面对面座谈交流和研讨,提升执法技能、增强业务能力。组织无人机执法培训,在规划领域全面开启了无人机监管模式,实现精准预警、精准监管。

让群众有安全感、获得感,烟台市自然资源综合执法支队将“一言一行勿忘形象,一举一动勿忘职责”作为柔性执法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具体要求,引导由“事后执法”向“执法+服务”转变,依托山东政务服务网服务端口,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审批流程,将办事材料目录化、标准化、电子化,使得填报、提交和审查都能在线完成,实现开发建设企业涉及规划监管材料只录入一次,便可通关,全程办理“只跑一次腿”的政务服务目标。

烟台市自然资源综合执法支队推广山东省空天地一体化执法场景应用,通过“鲁地云”微信小程序,广大市民群众动动手指即可在手机上办理涉及自然资源领域相关问题的投诉事宜。对接重点项目情况,梳理市辖区内在建、计划实施120项省市区三级重点项目,采用建档立卡、清单推进、项目专员、一次通关等措施,扎实推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实施。

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包容审慎监管政策规定,烟台市自然资源综合执法支队推进轻微违法行为免罚轻罚、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等柔性执法制度体系建设,公布涉及自然资源领域18项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和3项一般违法行为减轻处罚事项清单,对部分违法行为采取指导、建议、提醒、劝告等非强制性方法,达到及时防止产生危害后果的目的,让执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