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的一个清晨,风清气爽,在社旗县李店镇 “社旗县乡村振兴产业园”区内的满义设施蔬菜产业基地内,只见红彤彤的西红柿挂满枝头,前来运输西红柿的车辆络绎不绝。该基地负责人笑着说:“西红柿品相好,卖得快,今天一大早,通过电商平台,我就卖了280箱西红柿,收入1.6万元。”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作为社旗县唯一一个河南省乡村振兴示范镇的李店镇,近年来,通过土地流转,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力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其中,蔬菜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蔬菜已经成为李店发展特色种植的一张新名片。李店是传统的农业大镇,村民普遍采用传统的小麦、玉米连作的耕作方式,农业效益差、村民收入低。但村民们大胆尝试,揣摩透了“一亩园、十亩田”的道理,主动种植蔬菜,卖菜收入可观,如今,蔬菜种植面积已超20000亩。
李店镇政府加大扶持力度,采取多项措施,帮助农民引进优良蔬菜品种、提高蔬菜管理水平、解决蔬菜销售问题,有效提升了当地蔬菜的品质、产量和效益,巩固提高了万亩蔬菜产业园的经济成效。
在具体的实施中,该镇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蔬菜研究所、河南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引进优质蔬菜品种,并与科研院校对接,投资建立智慧农业平台,实时掌握设施蔬菜大棚的土壤墒情、蔬菜生长等情况,并可及时根据情况进行操作管理,让蔬菜管理实现现代化、科学化;多次举办蔬菜种植培训班,向群众传授管理等技术,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该镇借着乡村振兴的大气候,通过召开党委、人大、政府联席会,采纳人大代表建议、外出考察论证、征求群众意见等渠道,与山东寿光满义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在狮子庄村、下郭村流转土地1500亩,以西红柿、线椒、黄瓜等绿色蔬菜种植、深加工及销售为主营业务,并建立高标准的设施农业生产基地。该公司采用承租当地村民土地,以入股分红和吸收入基地务工等方式进行帮扶。目前,已辐射带动周边李营、下郭、栗盘等行政村的53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
近年来,社旗县因地制宜构建蔬菜产业发展图谱,加大蔬菜种植基地、生产管护等环节奖补力度,引导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劳务雇佣、要素入股、分红收益等方式参与产业发展,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仅李店镇已发展蔬菜产业面积达20000余亩,形成了以满义设施蔬菜、种德供港蔬菜、“福之口”为龙头的蔬菜种植区3个,建成了丙玉、北杨庄果蔬、鑫绿等6大产业基地,带动蔬菜专业种植村8个,蔬菜经营主体12家,参与种植农户1500余户, 3000余人在产业基地务工,年人均增收5000余元。
“下一步,社旗县将持续壮大发展蔬菜、林果、中药材、畜牧四大特色产业,带动‘一村一品’,发展种植无公害蔬菜和小杂果,培育一批叫得响的‘名优特精’农业产业品牌,丰富市民的‘菜篮子’‘果盘子’,鼓起农民的‘钱袋子’,以创建‘镇级市’为契机,加快建设与发展的步伐,助力乡村振兴。”社旗县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图片/常洁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