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去风险”,先要认识真正的风险是什么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7-13 18:4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导读:近期美国对华政策的关键词从“脱钩”转为“去风险”。“去风险”一词本身没问题,但它不应成为“脱钩”或“去中国化”的另一种表达。当前世界面临着贸易信心减退、绿色融资不足、冲突动荡上升等切实的重大风险。国际调解是解决国际争端的新方式和可行之路,有助于减少全人类共同风险,维护世界和平,建设新时代稳定、和平、繁荣的世界。

近一段时间来,美国对华政策上的定位关键词从“脱钩”转为“去风险”,这反映出“脱钩”不仅不符合时代潮流,而且连美国的盟友们也无法接受这一现实。但如果“去风险”仅狭隘聚焦于去所谓“中国风险”的话,那么这个新关键词究竟有多大意义令人质疑。

当前,世界面临新冠疫情冲击,逆全球化思潮蔓延,气候变化、乌克兰危机等全球性问题凸显,国际关系反复、局部冲突频发等带来了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世界各国都需要趋利避害,减少潜在的风险。为此,首先要有正确的风险认知,从人类共同利益出发,找到化解风险的正确之道,才能共度难关,实现多赢。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首先,各国对全球商业活动和自由贸易的信心减退,是世界面对的重大经济风险。新冠疫情下,民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大行其道。美国在特朗普政府时期对华发动贸易战,让战后自由贸易体系受到很大冲击。拜登政府执政后,尽管不再使用“贸易战”一词,但以经济安全为名义实施各种出口限制、制裁措施,严重削弱了各国对于全球经济和商业活动中市场所起作用的信心。

即使是欧洲和日本等美国的盟友,也担心美国在经济问题上过度安全化的巨大风险。欧洲和日本战后经济恢复和发展依靠的是一体化和开放经济,因而在自由贸易和全球化进程中尝到甜头后,担心将面临失去这一收益的风险。

无论是之前的“脱钩”所要求的产业链“本土化”或“友邦化”,还是现在“去风险”中的各种限制,都包含威胁世界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巨大风险。在后冷战时代,区分敌友本身就是一个假命题;而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进一步发展的浪潮下,生硬区分民用和军用技术已非常困难。经济问题过度安全化,必将导致企业因担心被制裁而减少国际商业活动,为避免“违规”而减少投资活动,这最终会导致全球经济活力的减退以及各国经济社会福祉受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第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绿色经济转型进程中的绿色融资严重不足,这是世界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气候、粮食、能源等多重危机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稳定造成直接威胁,尽快实现经济绿色转型是各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紧迫任务。然而,经济转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单纯依靠世界银行等传统融资方式远不能满足需要。

在认识到旧融资体系局限性的背景下,近期新全球融资契约峰会在巴黎召开,旨在建立一个兼顾减贫、气候、生态、环保等各领域的新融资体系。要缓解发展中国家绿色转型的融资困境,需要主要信贷国家之间的有效协调、新的多边发展银行的积极参与,以及企业等私营部门的商业性投资活性化的有力结合。

为发展中国家融资去风险,关键是要为各种市场主体建立能够安心投资的营商环境。没有主要经济体和债权国之间积极有效的互动,就无法实现新旧多边开发银行的良性叠加效应。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薄弱,投资风险高,这会导致私营部门在进行投资决策时犹豫不决,这就需要各种开发银行和金融机构提供一些投资担保和风险控制的措施。而大国关系的稳定是重要前提,因此,中美关系的稳定和改善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关心和期待。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第三,没有和平稳定,任何发展都无从谈起。然而冷战时代在超级大国对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种战略思维和政策选项,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实现和平与安全的需要。无论是军事威慑和干涉,还是大国对势力范围的争夺,都对解决国际争端无益,甚至起到火上浇油的反作用。在一个充满冲突和动荡的世界,人们对可持续的经济活动没有信心,投资和贸易也很难增长,这对于地区国家和世界而言都是巨大的潜在风险。

国际调解是解决国际争端的新方式和可行之路。今年3月,在中国的斡旋下,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实现关系正常化,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得到很大缓解,人们在该地区开展经济社会活动的信心也在增加。东南亚地区在越南战争中饱受战乱之苦,东盟国家通过国际调解等各种外交方式实现了地区和解,并通过一体化的方式为该地区的和平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此之上,该地区还建立了以东盟为中心的各种地区多边合作框架,为减少冷战后亚太地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起到了积极作用。

我们所生活的当今世界,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隐患成为常态。从这个意义上说,“去风险”一词本身没有问题,但要以去除和减少人类共同风险为目标,为不确定的时代注入更多的确定性。毕竟,新时代的世界需要稳定、和平与繁荣,而不是分裂、恐惧和冲突动荡。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英文版标题为 "Distress calls"

责编 | 宋平 栾瑞英

编辑 | 张钊

实习生庄舒涵、张蓓玫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严玉洁】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