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驿区信访局打造“3+3+3”工作模式创建信访工作新局面

龙泉驿区信访局打造“3+3+3”工作模式创建信访工作新局面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7-13 15:1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龙泉驿区信访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聚焦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打造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示范区要求,着力健全“三个体系”、构建“三重滤网”、强化“三级预防”的信访工作模式,不断推动全区信访工作走深走实。2022年,全区走访总量明显下降、化访质量明显提高、信访形势明显好转,龙泉驿区信访局先后被评为“四川省信访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信访系统先进集体”。

健全“三个体系” 构建齐抓共管大格局

一是健全目标体系。把信访工作纳入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统筹推进,完善固化区委常委会“月调度”、区政府常务会“月研究”、区分管领导“月推进”等信访工作制度。同步强化考核评议,把信访工作责任纳入党委(党组)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在区委区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基础分之外,专门增设“±5分”的考评分值,提升信访维稳在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中的权重,充分调动相关单位的工作积极性,推动信访问题及时有效解决。

二是健全责任体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归口办理,谁主管、谁负责”原则,细化《突发事件预警和处置机制》和《信访维稳责任追究办法》,压实各级工作责任。紧扣信访事项受理、办理工作流程等,织密信访工作责任链条,压实属地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属事部门化解责任、成员单位协同责任、信访部门督导责任的“四方”责任,对工作中推诿、敷衍、拖延、弄虚作假和回应群众诉求、处理信访问题不及时、不规范、不到位造成不良后果的,予以严肃追责问责。2022 年,全区督办重点案件 19件,区信访联席会议约谈、通报批评多人。

三是健全工作体系。创新设立1个区级群体性信访稳定问题调处中心,全覆盖建成村(社区)书记为主任的“群众工作之家”123个,因地、因事、因时在小区院落设置“信访工作流动服务站点”110个,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截至目前,已现场受理、办理群众信访事项2526件。组建医疗、交通、物业等行业调解组织16个,配置咨询专家、专兼职调解员、信访代理员 1680余人,调解矛盾纠纷5173件。建立滚动使用的特殊疑难信访问题专项资金池,对符合条件的特殊疑难信访个案做到应用尽用。

构建“三重滤网” 推动信访矛盾大化解

一是完善协调联动处理机制,建立初次信访受理办理“第一重滤网”。整合区级部门、街镇和村(社区)三级调解力量,全覆盖建立街镇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赋予街镇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向部门“派单”权限,按照“五个一次性”(一次性把信访诉求弄清楚、一次性把问题症结找准确、一次性把化解方案定合理、一次性把政策用到位、一次性把信访事项办满意)的工作要求,形成“街镇吹哨、部门报到、主动认领、跟踪问效”的工作制度,确保初次信访案件快调快处、案结事了。2022年,街镇召开信访工作联席会议139次,派单82件,按期化解率 100%;初次信访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均达 100%。

二是完善领导包案清单化解机制,建立重复信访专项治理“第二重滤网”。严格落实“一张清单明确任务,一纸承诺压实责任,一心求解维护民利,一套标准保证质量,一督到底严肃问效”的“五个一”原则,逐案落实“五定”工作责任。包案责任人按照“五个亲自”的工作要求和“三到位一处理”的标准,在“四个还原”(事实、问题、政策、工作)基础上,分类制定“一案一策一专班”的化解措施,采取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调解、听证评议、心理疏导、帮扶救助等办法,清单化、责任化、节点化推进重复信访案件逐项化解。2022年,中央和省市交办的“治重化积”案件和突出信访问题清单件已全部清零,化解率达100%。

三是完善重大问题专班机制,建立疑难涉众型突出问题化解“第三重滤网”。针对征地拆迁、房地产、环境保护等领域群体性突出信访问题,按照“一个突出问题、一个领导包案、一个工作专班、一个化解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原则,由区领导挂帅、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住建局、生态环境局等行业主管部门牵头,会同政法、公安、信访、属地政府、法律顾问组成案件攻坚工作专班,现场驻点办公,一线督促协调解决问题。2022 年以来,采取“证缴分离”“罚缴分离”、引进投资人、破产重组、组织购房人自救等方式化解了一批涉房领域案件,稳定解决了39个大运重大项目征地拆迁、环境整治信访问题。

强化“三级预防” 营造法治和谐大环境

一是健全诉求信息共享机制,强化源头预防。健全信息流转沟通机制,强化政法、公安、信访、总值班室、网络理政、民工维权中心等沟通联动,每周定期收集相关数据,畅通书记信箱、政务服务热线、人民网留言、微博微信等线上渠道,通过区、街镇、村社 134个群众接待室(窗口)开门接访和基层网格日常大巡查等线下方式,全面收集群众意见、建议、诉求信息4万余条。

二是建立矛盾问题研判机制,强化风险预防。严格落实“每周研判群众信访共性和反复反映问题,每月通报信访形势,每季度开展社情民意综合分析”的分析研判制度,在重点工作期及时启动研判工作机制,区级相关部门和街镇第一时间研报重点信息和突发事件,实现信访问题“统一调度指挥——分层分级快速处理”,确保矛盾风险隐患发现在先、预防在早、处置在小。2022年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等重大活动信访服务保障任务。

三是优化教育疏导服务机制,强化终端预防。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6个群团组织和社区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老教师、老军人、法律工作者等社会力量,积极开展《信访工作条例》“七进”普法活动和信访代理、矛盾调解、法律服务等服务,做好组织引导服务群众和维护群众权益工作,截至目前,已服务群众7500 余人次。同时,采取情感沟通、心理辅导、节日慰问等活动,强化沟通交流和疏导工作,营造和谐信访环境。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