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吨大港加速崛起 产业集群抱团腾飞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6-30 11:38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06-30 11:3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在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北防波堤金港港务有限公司2×10万吨级码头建设现场,只见几台高耸的吊机沿着码头一字排开,4名技术人员正在巡检线路,一个现代化的液体化工码头已经成型。

“赶紧干起来!必须要全部检查到位。”负责该项目的山东宝港国际港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晏振永正在现场督导了解码头的验收情况。他指着海中不远处正在作业的挖泥船介绍说,“你看,现在内港池航道正在抓紧疏浚,四艘挖泥船同时作业。我们码头已经进入到验收的最后阶段,这几天完成安全、环保等几个专项验收后,预计月底前就具备运营条件。将来,10万吨油轮无需再经过青岛、烟台等港口中转,所载原油可直接从源头开到东营港上岸。”

据介绍,该工程是山东省重要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由山东宝港国际港务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渤海湾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建设的,总投资约12亿元,自2020年7月开始建设,主要建设2座10万吨级液体散货泊位和配套引桥等,设计年吞吐量1500至2000万吨,主要可装卸原油、燃料油、低温乙烯、低温乙烷、低温丙烷等。开工以来,该项目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同时,克服疫情、恶劣天气等带来的不利影响,紧盯时间节点,狠抓施工进度,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主体工程于今年4月建设完成,目前已顺利通过交工、档案、消防验收,预计下半年正式投产运营。

“正式运营后,预计可实现年收入约3亿元,实现利润2.4亿元。”晏振永表示,码头投用后将改变东营港无法停靠大型船舶的历史,为东营港区发展“炼化一体化”所需原料提供输送服务及为产品提供下海服务,为东营港及淄博、滨州、德州等周边腹地石油炼化企业、大型储油库提供原油上岸服务,每年节约物流成本10亿元以上,对推动东营港早日建成亿吨大港、助力山东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核心区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今年堪称是港口能级飞跃年。除了北防波堤的这两个2×10万吨级码头即将投用外,南侧不远的一突堤2×10万吨级液体散货泊位工程也在同步推进,预计6月底具备运营条件。另外,东营港25万吨单点系泊项目建设项目用海也已开工建设。”站在初现大港雏形的码头,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一级主办周登龙说。据介绍,东营港区一突堤2×10万吨级液体散货泊位工程设计年吞吐量980万吨,总投资7.9亿元,由山东渤海湾海欣港务有限公司建设。目前,工程已完成主体建设,正在进行验收和各相关运营手续办理,预计于6月30日前达到投产运营条件。

“近年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以打造国家能源保障港为使命,构建了从原油上岸到储存储运的海铁陆管全链条供应体系。”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东营综合保税区党工委书记郭学峰介绍说,东营港现代海洋综合立体交通物流产业集群是以东营港区码头为主要依托,以仓储、管道、铁路等为补充的物流保障集群,与东营港烯烃芳烃产业集群、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和先进碳材料产业集群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形成三大集群协同一体化发展新优势。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