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里有幼儿园,还有淇河书屋、游园,出门有公交车,现在的生活越来越便捷舒适,这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真不赖。”近日,家住鹤壁市鹤山区馨苑十区的王女士在中山便民市场买菜时说起老城区的变化,喜不自禁。
抓机制建设 促共建共管 实现18个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覆盖
“两年来,鹤山区按照全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四制三化’的建设模式,立足实际,实施‘五抓五促’,全面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鹤山区创城办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
鹤山区聚焦提质目标,建立由区、街道、社区党(工)委书记牵头的三级“圈长制”,统筹各生活圈牵头部门、街道、市场多方参与共建共管,形成生活圈建设合力。努力实现居民群众共享建设成果。
鹤山区依托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更新,对标生活圈建设要求,采取业主会议、调查问卷等形式,征求群众建议,共议社区生活圈建设提升方案,目前18个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已经全部完成,便民、惠民、利民的社会效益凸显,辖区居民有了“出行一刻钟,生活好轻松”的生活体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抓关键人群 促精准服务 社区品质生活有温度
鹤山区整合各类资源,抢抓政策机遇,凝聚广泛力量,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全区建成了5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30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逐渐形成以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为依托、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延伸,以居家养老服务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
目前,设立普惠性幼儿园6家,改扩建中小学7所,新建毛坦中学全日制高中,拓宽鹤山教育、幼有所育广度。并在全区各中小学联合社区组建了诗歌朗诵、戏曲表演、志愿者服务等服务社团100余个,参与学生达上千人次,进一步丰富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社区文化形式。
鹤山区建安社区内的淇河书屋诚信广场站,与鹤壁市图书馆以及辖区的各图书分馆、淇河书屋实现数字互联互通。智慧赋能,让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一站式”享受物业、健身、养老、文化、购物等多种高品质的便民服务。围绕“技能河南”建设,开展技能培训,组织招聘活动,促进4200余人就业创业,提升产城互动、技能发展高度。
鹤山区充分利用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整治等政策支持,新建改建公园游园、运动场地90余处,辖区3个便民市场改造提升完毕,持续健全城市公共交通网络体系,增设了慢行系统、公交站点、车棚及充电桩等,连点成线、串珠成链,形成了功能齐全、资源共享的社区生活圈,城市逐步实现业态多元化、集聚化、智慧化发展。
抓精细管理 促品质提升 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独占芳菲当夏景,不将颜色托春风。在鹤山区紫薇花城里,不少居民正带着孩子在健身步道上悠闲地赏花散步。这是鹤山区因地制宜、拆旧建绿、重点打造的集文化娱乐、强身健体、观景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全民健身圈。
该区的双拥主题公园、健达园、铁路公园等游园及小型公共开放空间建设,为群众提供了休闲健身场所等服务设施,极大提升了社区居民的生活便利度。
鹤山区构建“365”网格化管理机制,实现社区管理帮扶服务全流程。引进保利、管家帮等第三方服务项目,实现城区、社区物业管理全覆盖。深入发动群众开展“志愿服务日”“爱国卫生日”志愿服务活动,实现社区品质生活共建共享共管全民化。
“下一步,鹤山区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深化‘四制三化’鹤壁模式,加速打造有特色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圈出鹤山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鹤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图片/张文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