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舵定向 强根铸魂 高质量党建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06-27 10:3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2022年,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06所党委全面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推进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赋能高质量发展。

凝聚思想共识  引领战略“风向标”

强化思想引领,凝聚奋进合力。306所党委以“党的创新理论领航工程”为牵引,分层分级开展中心组学习、领导干部能力培训及党员、青年大学习。全级次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研讨,将学习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同实现“三个确保”年度目标结合起来,同做好“十四五”规划落实结合起来,同谋划未来发展战略、发展路线、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切实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成果转化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做好战略引领,把牢发展方向。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所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锚定“十四五”规划“三步走”目标,组织开展业务链、资产链、资金链分析论证,根据“把控总体节奏、抓好关键步骤”原则,制定明确保障措施,确保“十四五”规划落地落实。牵头组织论证集团公司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明确“3+8+N规划”发展思路,引领集团新材料产业集群化发展。

管好发展大局  把牢前进“方向盘”

激活“源动力”,下好自立自强“先手棋”。全力推进“十四五”专业技术发展规划落地实施,促进专业规划与三级创新体系深度融合,以创新责任令强力推动18项瓶颈技术攻关,以创新团队和青年创新基金推动47项前沿技术探索,全年共32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预研课题全年批复总国拨经费9908万元,成功实现军科委卓青、中科协青托两渠道人才项目立项零的突破,首次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叶企孙基金项目立项。组建热防护材料及结构创新中心并高分通过集团公司现场审场,获集团级以上科技奖励7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

抢抓“新机遇”,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为增强发展后劲,所党委组织修订《军品横向管理办法》,成立专项团队深耕细作重大产业、重点项目,持续拓展新领域、新任务。党委成员率先垂范,带领团队克服一切困难“走出去”有力推进航空航天等优势领域的深度挖掘以及船舶兵器等新领域的开拓,全年实现军品横向任务新签合同3.3亿元、营业收入2.02亿元,同比增长分别达到57.44%和30.81%;聚焦民用航空领域,主动出击,先后完成CR929项目、无人机等新项目合同签订,累计新签合同2.6亿元、同比增长159%;深入拓展新能源汽车领域,成为比亚迪、长安新能源核心供应商,构建民用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发挥党建优势  织密务实“三张网”

织密“组织网”,干事创业有力量。所党委始终将完成重点、难点任务作为基层各级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切入点和发力点,让党旗飘扬在阵地、党员冲锋在火线。指导各党支部围绕中心任务开展“党建+创新/开拓”等系列活动,成功解决多项关键瓶颈问题,在多个型号竞标中胜出,提升创新发展“硬实力”;广泛开展支部“结对子”,所属6个党支部以党建搭台,与院内外党支部互学互帮互促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有效推进型号研产、协作攻关和市场开拓,提升干事创业“保障力”;瞄准重点任务,构建协同作战“最小单元”,建立9支党员突击队,在攻克关键技术、冲刺重点任务方面发挥显著作用,提升攻坚克难“战斗力”。

织密“服务网”,暖心关爱有举措。走深走实“听民意”,所党委紧盯发展所需、基层所盼和民心所向,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长效机制,通过开展面对面访谈、集中座谈、问卷调查,征集职工意见诉求,动态更新“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清单;春风化雨“暖民心”,两级党工团组织齐抓共管,开展医疗专家一线诊疗、职工心理健康讲座、“五个一”慰问、单身青年联谊等系列活动,满足职工切实需求;多措并举“惠民生”,全年累计投入500余万元,在医疗、住宿、就餐、出行等方面协同发力,改造老旧电动车棚、增设饮水机、新增路灯等33个“办实事”清单项目全部按节点完成,职工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持续提升。

织密“防护网”,护航发展有保障。围绕中心工作,聚焦“国之大者”深化政治监督,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监督检查,落实巡视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开展多级次纪律教育学习,拉紧廉洁高压线;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舆情风险隐患排查和监测,开展二十大前职工思想动态专项摸排,切实做好信访和反邪教教育,确保集团公司信访维稳“三个不发生”要求落地,筑牢维稳防护堤;落实“党管安全保密、党管网络安全”要求,党政领导深入一线督导检查,扎实开展关重领域和项目安全保密风险隐患排查及闭环整改,保持安全保密平稳态势,撑起安全守护伞。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306所党委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坚决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党组和三院党委的各项战略部署,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干劲、坚忍不拔的毅力,朝着全面建成世界一流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的目标阔步前行,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