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昌:抚平生态“疮疤” 废弃矿山变良田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县三级干部会议暨“八大行动”动员部署会议精神,全面展现我县干部群众锐意进取、干劲十足、奋勇当先的精神面貌,系统展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面貌、新成就。6月20日,走进会昌县周田镇连丰村废弃页岩矿生态修复点,一片盎然绿色映入眼帘,只见水田连片,稻浪翻滚,处处彰显着生机与活力。

会昌:抚平生态“疮疤” 废弃矿山变良田

来源:中国会昌 2023-06-26 09:5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县三级干部会议暨“八大行动”动员部署会议精神,全面展现我县干部群众锐意进取、干劲十足、奋勇当先的精神面貌,系统展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面貌、新成就。会昌县融媒体中心推出【全力拼发展 乘势勇争先】栏目,报道各乡镇、各单位全力拼发展,乘势勇争先,推动各项工作的新思路,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的生动实践,展现“实字为本、干字当头、拼劲十足、奋勇争先”的生动局面。今天我们去会昌县周田镇连丰村废弃页岩矿生态修复点,看看这个村庄如何让“废弃矿”变身“米粮仓”。

6月25日是第33个全国“土地日”。近年来,会昌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探索废弃矿山综合治理模式,将生态修复与土地整理、土地复垦相结合,让“废弃矿”变身“米粮仓”。

6月20日,走进会昌县周田镇连丰村废弃页岩矿生态修复点,一片盎然绿色映入眼帘,只见水田连片,稻浪翻滚,处处彰显着生机与活力。很难想象,两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岩体裸露、砂石遍地的废弃矿山,犹如一块恼人的“伤疤”,严重影响周边村民的生产生活。

改变源于2021年会昌县实施的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作,针对连丰村废弃页岩矿生态修复点地势平坦且连片面积大的实际,当地将生态修复与复垦造田相结合,通过削峰填谷土地平整、表土剥离循环利用、移土培肥提升地力等方式,将废弃矿地整治成连片优质水田,如今,这里全部种上了水稻,景色喜人。

会昌县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胡炎明:首先我们科学编制了实施方案,我们针对废弃矿山项目的地形地貌因地制宜编制了田成块、沟相连的项目实施方案,然后我们通过土地平整、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客土回填、完善水利设施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了废弃矿山土壤的肥力,最后我们压实了村组两级的管护责任,落实了耕作主体,让造出来的田有人种、种得好,进一步提升了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会昌县周田镇连丰村党支部书记 刘兴泽:之前这里是两个废弃的砖厂,也是废弃的矿坑,也很大,到处都是灰尘,通过矿山修复后,现在变成了良田,80多亩,亩产能够达到800至900斤,现在水稻长势良好,老百姓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

自2021年被纳入江西省生态修复试点县以来,会昌县严格坚持“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耕则耕”原则,通过统一规划、一矿一策、分类实施,采取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与防护等措施,对全县115处废弃矿山进行生态修复治理。为促进土地资源节约、合理、高效利用,当地还按照耕地优先、因地制宜原则,对符合条件的废弃矿区进行土地复垦,进一步完善田间基础设施,改良区域土壤属性,使废弃矿区沟渠成网,道路相通,良田成片,同时建立耕种管护长效机制,真正盘活土地资源,实现粮食增收、生态复绿、群众受益。

会昌县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胡炎明:目前,会昌县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已立项面积3416亩,已完成实施面积2454.14亩,实现新增耕地703.33亩,其他农用地1750.81亩,项目的实施有力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了优质耕地的面积,进一步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中国会昌)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