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2022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全国铁路投产新线4100公里,公路里程增加7.41万公里,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增加456个。生机与活力在中国各地映照,从铁路枢纽到高速公路,从港口到机场,物流行业一片繁忙。(中工网)
在中国的发展字典里,“路畅业兴、路畅人和”贯穿始终。回顾过往,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构建起了铁路、公路等组成的立体交通,如今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协同建设发展,从点到线,从线到网,从地上到天空,从国内到国际,形成了更加完善发达的国际交通网络,城市、地区联系更加紧密,让世界各国成为“地球村”邻居,“路”不只是路,它是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民生福祉的“黄金纽带”,展示着流动中国的勃勃生机与活力。
当好经济“先行官”,注入发展新动能。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的服务性行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当担着先行官的使命。截止2022年底,我国综合交通网已突破600万公里,其中公路通车里程535万公里,铁路营业里程15.5万公里。不断增长的数字标注着交通先行的刻度,一个个交通建设的伟大工程、伟大奇迹在祖国大地绚烂绽放,不断延伸交织的交通运输网络,促进各地人流、物流、资金流形成国内国际大循环,不断书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当好民生“排头兵”,绘出幸福新生活。预计到2035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合计70万公里左右,建设100个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实现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交通事关人民出行、事关民生福祉,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需要更加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公路、铁路开始延伸到大山里、延伸到偏远处、延伸到老百姓的心里,不管你身在何地,都可以通过四通八达的网络,到达你想到的任何地方,交通运输为人民出行提供了强劲交通引擎保障,让人民享受交通建设的红利,缩短地区时空距离,助力乡村振兴,让美好生活照进现实。
当好世界“连心桥”,书写文明新篇章。交通是经济的脉络,更是文明的纽带。路“畅”中国,路“链”世界,从古丝绸之路的驼铃帆影,到郑和七下西洋留下千古佳话,再到如今“一带一路”联通世界,中欧班列、远洋货轮昼夜穿梭、南来北往,交通推动全球经济融通、人文交流,使世界成了紧密相连的“地球村”。中国始终以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出发点,本着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态度,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与世界建立起交通基础设施的“硬网络”,制度规则“软连接”,不断向各国伸出友谊的“橄榄枝”,推动国际交通大通道的蓬勃发展,助力全球交通发展进入“快车道”,为世界文明交流、可持续发展搭建起友谊桥梁。
新故相推舒画卷,妙手丹青向翠峰。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一副交通强国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流动的中国奔跑在充满希望的赛道上,与世界各国一同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领域携手并进,书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彩篇章。(罗文武 冉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