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做细微治理,绘就幸福新图景——龙泉驿社区探索微网实格新模式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3-06-16 14:27
2023-06-16 14:2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微网格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各地都在探索基层微网格治理,冀望以小小网格撬动大治理、托起大服务、释放大能量、共创大平安。为进一步做实网格化治理,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龙泉驿区结合实际、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微网实格工作,期间以书南社区、公园路社区等为代表,涌现出一大批好经验、好做法,构建了全面覆盖的公共服务全体系,打造了可感可及的公共服务新体验,探索了高效协同的基层治理新路径,为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新篇章融入社治力量。

  压实责任,全域覆盖

想要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微网实格”治理体系,就要切实做好“责任到人、联系到户、双向熟知、信息畅达”等工作。

为切实提升网格运行效率,龙泉驿区坚持切合实际、规模适度、科学合理的原则,综合各个社区的地域面积、人口分布、管理幅度、力量配置等因素精准划分网格,实现人、地、事、物、组织、情势全覆盖。

在“微网实格”工作中,人员队伍是重要基础,是强化基层治理能力的重要支撑。书南社区精心选配基本队伍。将“人”作为串联各个网格的最重要的“线”,坚持熟人、熟地、熟事、熟悉情况的“四熟”选人用人基本原则,充分结合在社区疫情防控、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等实际工作参与表现情况,从在地的居民小组长、党员骨干、退役军人等骨干人员中遴选了一批有热情、年轻化、会干事、善学习的网格员,择优配备一般网格员8名,微网格员28名,平均年龄44.1岁,大专及以上学历11人,“一网一格一人”点对点精细服务,全面实现“本网格人管本网格事、受本网格监督”。社区按照“一般网格-微网格-居民”3个层级逐级建立微信群,确保信息上传下达通畅。微网格员牵头建立格内住户、商户、在地机构等人员的微信联络群,加强与群众和社会力量的沟通联系;强化街道、社区、一般网格的专业力量与微网格内各类力量的有机协作、有效联动,全面实现区域内精细治理的各类力量的“同频共振”。

构建全民网格,深化全员参与;书南社区创新推出“ABC”工作经验,在入户排查走访过程中,按照辖区居民参与社区事物的服务意愿进行分类定级,形成精准服务对象画像。A类为“热心居民”,社区发动熟人网络,构建支持型社区伙伴关系;这类人群在社区建立微网格体系初期,成为“种子”储备力量,为后期快速找好“微网格员”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B类为“摇摆居民”,社区通过网格员定期发布社区信息和活动清单,主动邀请他们参与社区公共服务,提升他们的“主人翁”的意识,构建“合作型”社区伙伴关系,为“微网实格”进小区、进单元、进家门奠定了实在的群众基础。C类为“陌感居民”,社区联合网格员将服务送进院落,正面直对他们提出的问题,秉承“发现一个解决一个,解决一个优化一个”的原则,重构新型“争取型”社区伙伴关系,为“微网实格”的推广奠定了和谐的氛围基础。

在此期间,龙泉驿区各社区将党支部、党小组与网格、微网格相嵌相融,着力形成上下贯通、统筹联动的社区治理新格局。书南社区的36名一般网格员和微网格员中,党员占比22%,形成“1个社区总网格党委-2个一般网格支部-8个微网格党小组”三级党组织架构,网格党组织100%全覆盖,96名普通党员进网入格。“微网实格”让党组织与群众的直接实时联系沟通渠道更为贯通,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也从“工作圈”延伸至“生活圈”。

一网多能,彰显实效

以“微网格”撬动“微治理”,关键在于从“微”处着手、在“实”处发力,把群众身边事干好、干出色。

网格建好后如何用好?“微网格”如何发挥“大作用”?找准社区“微网实格”治理方向、脉络,才能做到精准发力、事半功倍。龙泉驿区以微网实格赋能基层治理,将政府的工作成效、惠民政策、社区工作要求及时传达至每一位居民,通达社区个体的最“末梢”,并基于微网格的全域覆盖,积极探索多领域广泛运用的服务,以解决群众身边“小事”为着力点,推动服务重心下沉前移。各社区普遍实施需求和问题收集清单,建立网格员定期走访入户机制,问民生、听诉求、优服务,努力治理源头矛盾纠纷建立问题台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网格之中。

一个微网格,就是一块“责任田”。采集基础信息、宣传政策法规、排查安全隐患、化解邻里矛盾、代办公共服务……社区网格员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担起了群众的大小事。

以治理创新持续提升社区容貌品质,公园路社区以“微+365.幸福驿满格”为工作思路,打造了“微+幸福驿站”。社区与单位共建,在文明东街打造了一处微网实格服务点位,驿站成为环卫工人、接娃家长、周围商家提供服务,成为城市温暖“停靠站”,休憩充电“加油站”,互动交流“学习园”。每月10号为微网实格暖“微+”服务日,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各类生活便民服务。社区还推出“红黄蓝”管理精准服务,将社区13个一般网格划为4个网格片区,依据住户属性、家庭人员状况,对服务对象分类管理: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失独老人、残疾人被列为红色重点关怀户;租房户被列为黄色服务户;常态户作为蓝色服务户。对红色重点关怀户,实行周上门、暖服务;对黄色服务户,实行月敲门、察民情;对蓝色服务户,实行常规服务、特事上门。

书南社区通过建立“微机制”,树立“事事落实有闭环”的工作责任感;搭建“微平台”,培育“干一行就钻一行”的职业使命感;开展“微比拼”,激发“比学赶超当先锋”的身份荣誉感;寻找“微伙伴”,厚植“让居民幸福满格”的生活获得感;畅通“微循环”,营造“人人都是网格员”的社会价值感;打造“微数字”,提升“智慧网格更聪明”的治理时代感。同时,书南社区坚持科技赋能提速网格智治,率先建成全区首个社区城运站,串联智慧蓉城综治平台等数据,聚焦“人”“情”“事”“物”四个关键要素,全面夯实人、房、户基础数据底座,因地制宜开发安全、就业、关爱人群等特色应用模块,有效强化辖区重点人员监测、风险事件预警、车辆检测管理等安全应急,持续拓展失业群体再就业、群众诉求收集等便民服务深度,极大提升了网格智慧的精度、准度和效度,“第一时间吹哨报到、第一时间调处化解”成为可感可知的“书南新速度”。

上下齐心,情暖家园

随着“微网实格”工作的不断推进,龙泉驿各社区积极拓展基层治理服务新理念,用绣花般精细的管理和服务,做细民生微实事,共筑美好家园。“有事情,网格员第一时间知道;有困难,网格员第一时间解决;有需求,网格员第一时间服务”成为辖区内居民的暖心共识,“有事就找网格员”成为社区民众遇到急事难事的第一选项。

把握创新“时与势”,引入社会力量“活水”,绘就基层治理“同心圆”。书南社区依托“网格伙伴计划”,引入各类市场主体入驻,以“阵地换服务+公益微基金”的方式对内盘活社区公共空间,促进自身“造血”,对外刺激辖区经济消费,为区域引流量聚人气。更为重要的是,以网格汇聚社会资源,在“家门口”为居民提供教育、就业、文化娱乐等十余类公共服务,不断缩短服务半径,着力打造“15分钟网格服务圈”。同时,将“网格伙伴”融入楼栋网格,结合网格员包片包户联系制度,及时为高龄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孕妇等重点特殊人群提供送餐上门、代收代缴等10大类30余项关爱帮扶,累计已开展书南“格格”们练就“七十二变”、“格格们”的开门七件事等主题服务30余场,切实让“小网格”托起居民群众“大幸福”。

公园路社区着力打造四大“服务场景”。打造“网格+烟火气”服务场景,通过整合资源、多网合一、群防群治,通过“网格连心”让烟火气满格。打造“网格+全域共建”服务场景;整合辖区所有维修工、电工、商家等资源入格,推出生活服务、家电维修、就业招聘等12个类别的24小时智慧一键预约便民服务小程序,“公益+抵偿”模式,既为社区慈善基金造血,也为微网格员增加收入。打造“网格+全龄服务”服务场景;建立网格内“老中青幼”各年龄层服务清单,启动网格三级响应机制,即(居民)需求-(网格员)收集-(社区)实施,应运而生的“8号爱心餐”、“假期托管班”、“妈妈帮”等服务项目持续发力。打造“网格+全民参与”服务场景;发动居民、快递外卖小哥、货车司机等不同群体的居民成为社区的流动网格员,他们化身为社区治理的“先锋骑手”,推出“拍报通”事件上报系统,居民及时将社区存在的城市治理问题、安全隐患和收集的群众建议,通过“拍报通”系统上报,成为社区治理的移动“摄像头”;上报事件获积分,积分兑换服务激励机制,居民可商家提供火锅卷、洗车劵等40多项服务;形成人人都是网格员的社区发展治理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通过探行“微网实格”,奋斗实干的龙泉驿区走出了一条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以多元化、长期性、常态化、正能量的方式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让风光秀丽、平安和谐愈发成为这座城市宜居、宜业、宜游的内涵。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