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关区:种好“致富果”奏响绿色发展乐章

近年来,七星关区把刺梨种植作为主导产业来发展,让刺梨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致富果”。为实现土地利用最大化,龙凤村还在刺梨基地里套种中药材,目前,龙凤村在3400余亩刺梨基地内套种中药材“一枝黄花 ” 1000余亩,惠及百姓400余户。

七星关区:种好“致富果”奏响绿色发展乐章

来源:毕节市七星关区林业局 2023-06-15 19:4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七星关区把刺梨种植作为主导产业来发展,让刺梨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致富果”。

走进七星关区撒拉溪龙凤村,放眼望去,成片的刺梨树上还点缀着零星的刺梨花,枝条上已挂满拇指大小的刺梨果。为加强刺梨生长管育,当地村民利用晴好天气对刺梨进行微量元素喷洒工作,基地里一派繁忙景象。

“我家有4.5亩土地流转种刺梨,每年有1800元的土地流转费,加上在基地务工,每年我都能挣几万块钱。”龙凤村村民许三妹告诉记者,自己通过在基地里务工和流转自家土地,不仅收入增加了,日子也越过越好。

在龙凤村,像许三妹一样在刺梨基地务工的村民不在少数。“在基地里务工不分男女,都是100块钱一天,在这里务工既能照顾到家里,也能增加收入。”村民吴道菊谈到基地务工情况,心里满是欢喜。

近年来,龙凤村大力发展刺梨种植,并通过“平台公司+实施主体+村集体+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刺梨产业3400余亩,并在科技小院团队的技术支撑下,探索出一套高产、高效、科学的刺梨种植方法,实现刺梨良好生长。

“前年到去年的总产量提升就达到50%以上,去年的产量就达到了110吨,这些年在科技小院的帮助和支持下,刺梨长势喜人。”龙凤村党支部副书记韩玉林说。

为实现土地利用最大化,龙凤村还在刺梨基地里套种中药材,目前,龙凤村在3400余亩刺梨基地内套种中药材“一枝黄花 ” 1000余亩,惠及百姓400余户。

同样,在七星关区岔河镇足纳社区,刺梨产业成为当地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该社区通过持续做大、做强、做优刺梨产业,带动群众增收。

“我们这个无籽刺梨基地是2013年建成的,有500余亩,目前,我们与多家企业合作,对刺梨进行深加工,发展刺梨相关饮料类产业,延长产业链。”足纳社区刺梨基地负责人樊旭说。

“我们足纳社区这个无籽刺梨是社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集体经济,为社区创收4万元集体经济,给足纳社区老百姓带来流转费用等经济创收25万余元,同时又带动我们周边老百姓就业。”岔河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主任史崇琴说。

近年来,岔河镇积极探索发展刺梨种植产业,引进相关企业入驻,共发展刺梨产业6500余亩,覆盖了浅寨、足纳、沙朗、桥边、发路、亦乐等村(社区)。

“截止目前,全区刺梨经营主体77个,其中公司5个,合作社58个,家庭农场14个,经营主体经营管理9.12万亩,农户自行管理18.54万亩。”七星关区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潘定华说,“下一步,我们将在抚育管护提质增效上下功夫,高质量推动全区刺梨产业发展。”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