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路架桥”,中国技术在匈塞铁路结硕果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6-07 12:17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06-07 12:1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随着拆铺一体机将首根钢轨落入承轨槽,匈塞铁路(匈牙利段)在孔圣米克罗什—陶什站至伯斯特尔站区间开始了铺设首对钢轨工作,标志着匈塞铁路匈牙利段全面进入铺轨施工阶段。

“一路贯匈塞,天堑变通途”,已开始铺设铁轨的匈塞铁路,采用着我国铁路技术和装备,这不仅成功地将“中国制造”向世人展示,还实实在在地为两国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将来,沿线民众的出行生活都会因铁路的开通而发生质的改变。匈塞铁路也成为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示范项目,在促进两国人文、经济、旅游相互融合的同时,也让更多的世界民众分享到中国“一带一路”倡议释放的红利。

正在修建的匈塞铁路未来会给两国带来哪些“好处”呢?

匈塞铁路为经济赋能,为民众铺就“幸福路”。“道路通,万事畅。”有了便捷的交通,各领域发展机遇都会随之而来。未来,匈塞铁路建成通车后,匈塞两国首都之间的通行时间将由目前的8小时缩短至3.5小时左右,时速40公里涨到200公里。就像开通后的贝诺段,沿线城市间的旅行时间大幅缩短了,“同城效应”日益显现。一年近300万人次乘坐高铁往返两地,就为地区经济创造了同等人次的市场经济价值,带“火”了旅游业,游客不仅玩得尽兴,商家也赚得满意,社会经济扶摇直上,沿线国家百姓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逐渐提升。许多人的生活也在发生改变,跨城市上班和学习不再遥远,每天都能回家。充满“中国智慧”的匈塞铁路,让匈塞两国分享到中国技术的“硕果”,民众“说走就走”的梦想也能得以实现。

匈塞铁路为历史守护,为大家传授“真功夫”。中国铁路让国与国“互通有无”的愿景进一步“夯实”。匈塞铁路建设过程中,为保障历史遗迹和文物的原始性,坚持修旧如旧原则,改建后的站房将继续保持原始风貌,将厚重的历史文化保护下来,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铁路修建中。在施工现场,来自中国的技术人员和当地外国工友们一起作业,同时,向他们传授充满友谊的“中国技术”。匈塞铁路的修建,还为当地人提供了就业机会,让大家既学到技术,还能赚取工资,不难看出,中国用大国风范向世界表明,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将继续深入人心,用合作共赢的理念为更多国家和人民带去福祉。经济发展是目标,历史保护是原则。

“一带一路”由中国创造,世界共享。近年来,接续“走出去”的中国铁路,为世界发展添上“新翼”。建设中的匈塞铁路使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联系更为密切,不仅能助推经济提升和人文交流,还传递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向世界贡献中国技术和中国智慧。(文\张孝勇 周举)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