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专列”时隔3年再“发车”—— 长三乙火箭成功发射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

研制团队不仅对火箭设计、生产、测试全过程中严把质量关,还对产品关键技术指标参数加严考核,对现场实物进行加严确认。

“北斗专列”时隔3年再“发车”—— 长三乙火箭成功发射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

来源:中国日报 2023-05-17 13:1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5月17日电(记者 赵磊)今天上午,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随后将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

此次发射任务是“北斗专列”时隔3年之后的再“发车”,研制团队不仅对火箭设计、生产、测试全过程中严把质量关,还对产品关键技术指标参数加严考核,对现场实物进行加严确认。

据火箭院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总体副主任设计师张涛介绍,为了确保此次航天重大工程万无一失,研制团队不仅在火箭设计、生产、测试全过程中严把质量关,而且采取了对控制和测量等系统配套产品关键技术指标参数加严20%考核、现场实物确认以及选拔骨干前往发射场执行任务等9项加严措施。此外,本发火箭在针对“乘客”进行适应性更改的同时,还从工艺、产品化等方面进行了多项技术状态更改,进一步提升火箭的可靠性。

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作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中唯一超过百次发射的单一系列火箭,一直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

型号队伍在近年来的高密度发射中不断摸索,形成了前后方协同工作的发射模式。团队通过远程判读、前后方计算风补弹道等多项方法,不断优化发射场岗位人员,增强任务的保障能力。

“研制队伍已经完成了全箭的三维的数字化建设,解决了以前制约型号统型研制的难题,创新提出了双向风补偿技术,使火箭更加适应西昌冬季的气候,重新开发了诸元设计系统,所有现场的数据计算和数据的传递都是线上自动完成的,大大增加了现场工作的效率,使长三甲系列火箭更加适应常态化高密度发射。”火箭院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胡炜说。

自2000年我国发射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起至今,作为“北斗专列”的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45次执行北斗卫星发射任务,已护送60颗北斗导航卫星(4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56颗北斗导航卫星)升空入轨,发射成功率100%。

【责任编辑:齐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