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风劲春潮涌 乘势扬帆逐浪高——2022年会昌县全面深化改革综述

改革,是时代的方向标,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之基、活力之源,是一条永不停歇的进取之路。2022年落实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集成化改革任务数83项,具体举措202个;已完成具体举措201个,正在推进且达到时序进度举措1个,完成率100%。

改革风劲春潮涌 乘势扬帆逐浪高——2022年会昌县全面深化改革综述

来源:中国会昌微信公众号 2023-04-30 07:4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改革,是时代的方向标,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之基、活力之源,是一条永不停歇的进取之路。

这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是极为不易的一年,这也是改革攻坚克难、动力十足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十四五”规划深入实施。县委、县政府始终保持改革的定力和韧劲,大力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攻坚行动,更加注重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更加注重改革探索和总结,更加注重改革宣传和推介,会昌改革勇闯深水区奋楫前行。

这是奋赶直追的一年。我县各项改革工作进展有序、高质高效,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动力活力。荣获“2022年度江西省全面深化改革先进单位”、全市改革工作先进县,改革工作综合考核全市第一,探索乡村资产管理盘活利用改革入选全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获评省、市全面深化改革优秀案例。

奋起担当

勤耕深化改革“责任田”

如何推进落实好全面深化改革这一重大政治使命?会昌交出了满意的改革答卷。

在“全”字上下功夫。全员深入调研,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别领题,班子成员参与深改调研,发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中梗阻”问题,作为年度改革选题。全面收集信息,把县委办信息股、改革办、综合股的人员进行整合,定期开展交流学习,实现信息互通。改革办在各单位报送信息的基础上,挖掘提炼改革信息。全速推进落实,由改革办牵头,督查室、派驻纪检组参与,每月对重点改革事项进行督查,确保改革有序高效推进。

在“深”字上做文章。一方面对年度改革事项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由县委主要领导提出候选选题,在深改会上充分讨论、深入交流、集思广益,最终敲定。另一方面深化改革事项推进力度,深度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比如,2022年初,启动国资国企改革,将原有17家国有企业整合重组为3家集团企业,有效解决了原有国企数量多规模小,市场化程度底、自主经营能力弱等问题,有效推动了国有平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科学设置了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提升了企业的资本运作水平和融资能力,解决了县域经济发展资金不足等问题。

在“改”字上求突破。坚持以改革破难题思维,常态化高质量开好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全体(扩大)会议,2022年,共组织召开6次深改委会议,每月4次行动办办公室会议,调度改革事项,推动改革进程。坚持真改实改,应改尽改的原则,积极培育改革试点示范事项,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2022年落实深化改革开放行动任务数46项,具体举措102个;已完成具体举措95个、正在推进落实且达到时序进度举措7个,完成率100%。2022年落实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集成化改革任务数83项,具体举措202个;已完成具体举措201个,正在推进且达到时序进度举措1个,完成率100%。

先行先试

勇趟改革发展“深水区”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会昌县始终围绕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坚持问题导向,发挥改革“关键一招”作用,勇趟“深水区”,敢啃“硬骨头”,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纵深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五级主体经营模式加快形成。针对乡村资产大量闲置、沉睡,管护运维不到位,乡村振兴投融资渠道不畅等矛盾问题,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建立“县振兴集团+乡镇子公司+村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五级主体经营模式,探索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打通乡村资源、资产转变为资本、资金的渠道,实现乡村资产盘活利用、保值增值,有力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该做法被中央政研室《简报》《江西改革动态》《江西农业农村参阅》、江西日报、赣南日报等刊登并获省政府主要领导,市委主要领导和省农业农村厅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

城乡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化长效实施。聚焦“投”“建”“管”三位一体,因地制宜“创新建”,整合资源“多方投”,优化职责“长效管”,在全市率先实施城乡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化项目,推动城乡污水处理质效双升。城乡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化建设的实施,基本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推动全县污水处理工作走向一体化、规范化、标准化。

“乡贤带富”新模式成效凸显。组建乡贤办,作为全县乡贤回归工程服务机构;专门出台《会昌县大力实施乡贤回归工程的若干意见》,提出17条具体措施,县直有关部门还结合各自职能,专门研究制订了相关激励措施的具体实施细则。通过做好“乡贤文章”,感召一大批乡贤携资本、信息、技术、人脉回归家乡,初步形成了“乡贤带富”七种新模式,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开创了一条县域经济发展新路。会昌县已有70余位乡贤回乡投资,投资总额达200多亿元。

矿山生态修复省级试点稳步推进。积极探索利用市场化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模式,采用“政府主导、国企建设、综合治理、收益共享”的矿山修复新模式,变“各包一块”为“总体承包”,变“单纯修复”为“融合发展”,变“单打独斗”为“协同作战”,助推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好惠办”政务服务不断优化。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举措,凝心聚力打响“好惠办”政务服务品牌,持续推出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点燃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新引擎”。设立“一站式集成”审批专区,推广使用“一站式集成”审批管理系统,实现工程建设项目“一套系统、一会评审、一站完成”,最大限度减少企业跑腿次数。大力推进“市县同权”改革,集中受理市县同权108项事项,实现市县政策兑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通过提前介入、容缺后补、告知承诺、联审联办、帮办代办等方式,推动工业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实现“交地即交证、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2022年度,营商环境第三方测评再创佳绩,排位全省第39名,全市第5名,二类县第1名;开发区综合考核实现大跨越,在全省省级开发区中排名第37位,对比2021年前进22位。

“双清”指数评价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出台实施《会昌县“双清”指数评价管理实施办法》,在全县推行干部清廉指数、单位清风指数评价管理机制,将全县共计602个单位,11600名公职人员纳入系统进行管理,通过全方位的监督评价构建了一套量化评估、直观生动的政治生态评价体系。

以人为本

共享改革成果“大蛋糕”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会昌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锲而不舍将社会民生领域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谋划推出一系列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的改革举措。

这是一份充满获得感的民生成绩单:供水、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个个“老大难”问题被化解。随着改革的步伐逐步迈进,群众走在幸福的康庄大道,获得更加实惠的公共服务。

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革回应民众期盼。为有效破解城乡居民用水水量不足、水压偏低、水质不稳定等问题,会昌县运用改革的思维和创新的办法,积极探索供水“投”“建”“管”新模式,分类精准施策,夯实农村供水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自来水进村,让农村群众从“喝上水”逐步向“喝好水”转变。

数字赋能改革提升治理成效。依托“数字乡村”APP,构建数字乡村治理应用场景。每月对管理治理事项进行量化考核评分,开展积分兑换,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到遵纪守法、文明淳朴、环境清洁、热心公益等事项中来。对群众申报的诉求马上进行处理,办理进程实时公布,真正做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数字乡村”APP为乡村治理和服务全面注入了智慧基因,有效解决了乡村服务“多、广、散、杂”等难点问题,切实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

课后服务改革让孩子增智减压。为有效落实“双减”政策,会昌县各中小学创新开展课后服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作业辅导+兴趣小组活动。每周一至周四下午第四节课,小密初中的校园里到处是一派欢快的景象。校园里歌声回荡,运动场上热闹非凡,舞蹈室里舞姿优美,象棋班教师里,双人对弈……这是各校开展课后服务的一个缩影。象棋、书法、音乐、舞蹈等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们增长了许多知识,丰富了课余生活,减轻了学习压力。课后服务的开展,既解决了家长接送难的问题,也促进学生音体美劳综合素养的提升。

品质医疗改革守护群众健康。实施乡村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对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实行乡聘村用,实行人员、工资、待遇、业务、药械、财务、培训、考核“八统一”管理,保障农村居民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新模式,拓宽社会老年机构养老服务内容,围绕“医、养、康、护、乐”构建了较为完备的养老、孝老、敬老服务体系、支持架构和社会环境,满足老人多层面的需求,守护着“最美夕阳红”。建立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和赣州市人民医院对口帮扶机制,提高医疗技术软实力,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风正好扬帆,奋进正当时。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新的征程,会昌县将坚持问题导向、发展导向、改革导向、民生导向,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攻坚,学习湾区干部“闯”的精神、“创”的干劲、“干”的作风,持续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开放事项落实落地,做好经验总结、提炼推广工作,讲好会昌改革故事,打造会昌改革品牌矩阵,持续开创会昌改革“风景这边独好”新局面。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