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铁路:用心绘画新丝路壮美蓝图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4-23 12:31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04-23 12:3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红、黄、蓝是在绘画创作过程中所用到的三种原料底色,是绘制出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的基础。而今的中老铁路,发展日新月异,在一年半的发展过程中,这三种原料底色正历经不断地交融,“中老铁路”这一幅独一无二的新丝路蓝图,也正在向世界缓缓铺开。

稻香扑鼻,遍地金黄,为中老铁路增一丝“贸易”的黄。一年多的开行,让中老铁路的经济发展逐渐迎来了丰收。一方面,中老铁路的开行让中老两地的贸易得到了大力发展,截至今年一月,中老铁路的进出口货值已达145.66亿元,累计货物1838万吨,其中跨境货物359万吨,经此,中老两地的商品货物都可以经由这条铁路实现快速流通。另一方面,中老铁路联结起昆明至老挝的万象,推动了中老两地的旅游发展。沿途不仅可以穿越湄公河,到达热带雨林,领略别样的自然风光,还可在老挝当地观看亚洲巨象和品味当地的美食。总之,在两国坚持“共赢”的前提下所开行的中老铁路,已经由一片嫩绿种子,开始逐渐变得成熟金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两国间贸易合作得更加深入,会为这一条“新丝路经济带”带来更多的金黄。

天空海阔,尽是蔚蓝。为中老铁路添一片“开放”的蓝。商贸“共赢”的前提,必定是开放合作,而这种开放的态度在中老铁路上随处可见。在老挝的列车上你可以听到用中、老、英三种语言所播报的广播,使用中国、老挝标准的电源插座,说着中文、老挝文的双语乘务员以及用着中国技术的“澜沧号”……更有意思的是,你会发现,这些说着中文的乘务员、司机甚至是老挝车站的工作人员,有很大部分是老挝当地人。原来,中老间的“开放合作”是如此之深——中国为老挝带来了铁路方面的技术和岗位,以开放包容的态度、“一带一路”的思想,带动老挝的发展,而老挝也给予充分的信任,让他们国内的年轻人,投身到中老铁路的发展建设中。当今的时代,是合作与机遇共存的时代,正是因为有老挝这种开放包容的态度,中老铁路间的发展与合作才能如那无垠的天空与广袤的大海般无边无际,充满蔚蓝。

朝阳似火,霞光漫天,为中老铁路加一缕“情谊”的红。而今的中老铁路,无论是在经贸还是在开放合作方面,都日益红火,而这一切,归根结底,我认为是两国间建立深厚友谊的结果。一方面,从古至今,中国与老挝就是贸易互通的友邻之国,中老铁路的建立,是两国间友谊在新世纪的再现。另一方面,不论是国内的发展还是国际的发展,“共赢合作”,一直是国家所秉承的重要思想。老挝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秀丽风景,我国有强大的基建、制造技术,这样来看,中老铁路的建立,更是一件水到渠成,互惠互利的好事。再则,由中老铁路合作,加深、探索与周边东南亚诸国的合作, 也是一次展现大国担当的机会。

中老铁路,是我国“一带一路”“新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支点,而随着三种原色的不断加深,中老铁路这一幅独一无二的新丝路蓝图已经跃然纸上,而如何与东南亚其他国间建立这种广泛的合作,为新丝绸之路再添宏伟的一笔,则是下一个应当考虑的问题。(董俊阳)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