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景区“升级”文旅体验(聚焦文化数字化)

景区数字化是推动传统景区提质升级的过程,也是数字经济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一站式”游览、电子导览、直播“云游”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旅游方式越来越受欢迎,数字景区成为旅游行业新亮点。

数字景区“升级”文旅体验(聚焦文化数字化)

来源: 人民日报
2023-04-18 10:4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景区数字化是推动传统景区提质升级的过程,也是数字经济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一站式”游览、电子导览、直播“云游”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旅游方式越来越受欢迎,数字景区成为旅游行业新亮点。所谓数字景区,指的是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实现高效运营、精准营销和智慧服务的景区。数字景区建设不仅有助于保护和展示文物、提高景区运营效率和应急管理能力,而且促进游览便利化、提升游客满意度,已经成为景区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选项。

景区资源是景区吸引游客的关键,特别是在一些历史文化型景区中,文物资源的保护和展示是重点。很多文物易受氧化、风蚀等各种形式的损坏,尤其是砖木、土木结构的文物对消防和安防的要求较高。数字化手段的运用,降低了开放参观给文物带来破坏的可能。“数字敦煌”就是其中的典型。“数字敦煌”工程通过遥感测绘技术和数字建模技术,对莫高窟外形、洞内雕塑和壁画等实物进行数据采集、加工和存储,建立数字模型和数字资产管理系统,永久保存在数字空间。同时,“数字敦煌”工程还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交互现实技术,基于文献、图像、视频等多源数据立体展示敦煌文化,从而实现文物保护、文化展示、旅游体验等协同融合发展。再如,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数字技术助力长城保护从文物本体保护转向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通过为城砖红外测温、无人机测绘、建立数字模型等,开启长城保护新阶段。

数字景区建设还承载着景区展示、教育、传播等一系列社会功能,通过数字化建设和数字资源挖掘,越来越多的历史文物和文化资源转化成大众看得见、听得到、看得懂、听得进的文化内容。“数字故宫”就是故宫博物院的重要建设项目,通过“玩转故宫”小程序、人工智能文化遗产复原计划等一系列工作,传统变得时尚,历史变得生动,文化变得可亲,拉近了故宫与游客的距离。

游客体验的优化也是景区数字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数字景区建设覆盖旅游前、中、后不同阶段,满足人们在行程规划、产品预订、智能导览、互动体验等方面的旅游需求,实现旅游的便捷化、个性化和定制化。杭州西湖景区与科技机构合作开发的“西湖一键智慧游”,全方位呈现西湖景区的知名景点以及美食、娱乐、交通等服务设施信息,游客可以一键规划出自己的理想行程。通过数字化,甚至可以“再造一个景区”,以线上虚拟景区的方式让游客大饱眼福、让景区触手可及。数字五台山智慧景区的推出,就实现了用一部手机畅游五台山,显著提升了景区的吸引力。

由于旅游景区往往是自然风光和人文底蕴富集之地,很多著名旅游景区在大众中具有广泛影响力,这就为数字藏品开发提供扎实基础和必要资源。景区数字藏品开发,主要通过三维动画等技术手段对景区资源进行艺术化再创作,有助于推广景区文化、营销景区产品、增加景区收入,也有助于增加游客对景区的了解和认同。故宫、圆明园、黄山、泰山等知名景区都以数字藏品的方式积极探索景区发展新路径。故宫的“太和瑞兽”系列、圆明园的“十二生肖兽首”系列,都是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数字藏品,受到市场青睐。

景区数字化是推动传统景区提质升级的过程,也是数字经济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注意的是,旅游的季节性特征导致景区资源及其数字化设施存在利用率低的可能和风险,景区数字化形成的数字资产也存在权属、开放性等问题,增加数据资产的利用方式、释放数据资产的潜在价值还有待进一步实践。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背景下,数字景区的建设还刚刚起步。面对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最新发展,旅游景区如何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创新发展,需要我们持续而深入的探索。

(作者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教授)

(厉新建)

【责任编辑:程尔凡】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