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白云区恢复行政区划建置50周年,回望峥嵘岁月,白云区走过了一段极为不易、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白云区,地处贵州省地理中心和贵阳市地理中心,素有“双心之区”“贵州中心”“高原铝城”的美誉。北接修文县,东与乌当区毗连,东南部与云岩区相邻,西部、南部与观山湖区相连,是贵阳市北部的门户,于1973年恢复建置,是贵阳市六个中心城区之一。
白云的建区史、奋斗史是一部艰辛探索的创业兴业史,更是一部逐浪潮头的改革发展史,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怀着对白云未来发展的美好期盼和憧憬,在勇当先锋、跨越赶超的征途上一路披荆斩棘,合力绘就了一幅沧海变桑田,旧貌换新颜的壮美画卷!
区划沿革见证时代
1949年11月,贵筑县解放。1949年12月,成立中共贵筑县白云区委员会和白云区人民政府,辖白云、阳关、沙子哨、彭官、金华、朱昌六个乡。
1957年11月,贵筑县撤销,白云辖地划归贵阳;1958年2月,贵阳市人民委员会接管原贵筑县辖区后,划归乌当区管辖。
1958年,贵州铝厂入驻白云(筹建之初称贵州铝业公司筹备处,三线建设时期称302厂),建设单位中国第七冶金建设公司。
为入驻企业搞好后勤保障服务,1959年12月设立白云区(白云镇,为市辖县级行政区,仅习惯上称为白云区。白云区首次以县级行政区走上历史舞台),1962年贵州铝厂缓建,白云区建置撤销,并入乌当区。
随着贵州铝厂等企业的扩建,为做好工矿区服务工作,确保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顺利进行,经批准,1973年6月7日,恢复白云区行政区划建置,直属贵阳市领导。
白云区行政中心全景图 (白云区委宣传部供图 2019年摄)
产业转型破茧成蝶
“麦西里、北上里、西下里,穷人无衣穿,没钱又没米!到处是茅草,豺狼土匪遍山跑!”
这首民谣侧面反映新中国成立前白云区的历史,经济社会发展极其落后,产业主要为传统农业,耕作粗放,产量很低,工业仅有一些设备简陋的手工作坊。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资源、交通、能源等条件的逐步凸现,贵州铝厂、中国有色第七冶金建设公司、贵阳车辆厂等一批重点工矿企业的相继落户,白云区还先后兴建沙文农机铸造厂,扩建麦架砖瓦厂、潘家湾食品加工厂、沙文皮鞋厂、铝矿厂、贵阳肥料站等;区运输公司也先后购买了数百匹马、200多辆马车、4辆货运汽车,扩大运输业务。
白云区城市人民公社大山洞分社在贵州铝厂的支持下,组织职工家属成立了建筑公司、装卸合作社、修补社、钟表社、缝纫社等服务行业。
到1960年底,区属工业企业已有21家。其中,区直属企业11家,城市街道工业企业4家,农村人民公社所有工业企业6家。
白云区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迅速发展成为以采掘、冶炼为主的工矿区。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白云区依托传统的资源禀赋,初步形成以采矿、冶炼、建材、机械、食品、纺织、缝纫、印刷和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为骨干的多种产业格局,但工业比重大、产业基础差、底子薄、环境污染大等根本性问题比较突出。
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因铝结缘,因铝而建、因铝而兴”。
随着贵阳市城市化进程加快,秉承“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理念,贵州铝厂响应“退城进园”号召,传统产能逐渐退出城区。
结合自然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白云区以“产业围绕旅游转、产品围绕旅游造、结构围绕旅游调、功能围绕旅游配、民生围绕旅游兴”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白云区通过生态的塑造与环境保护,不断完善城市道路绿网、水系景观、市民公园等项目,城市的“颜值”也在不断提升。
如今,沿着白云城区的景观带、泉湖公园、七彩湖公园、长坡岭森林公园、蓬莱仙界已成为全区市民休闲娱乐生活的好去处,整个城市也融在了绿色之中,山水园林城市呼之欲出,百姓富、生态美的白云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
从农业区发展到工矿区,从工矿区、城市次中心发展到省会城市新中心,在白云历届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经过50年不懈的努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2022 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82.17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排名全市第2。
白云的发展历程几经沧桑。如今的白云政通人和、产业兴旺、人民生活幸福安宁。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正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全力实施主战略、实现主定位,坚持规划为先、产业为要、民生为本,奋力推动“强省会”行动,深入践行“12345”白云“强省会”奋战路径,加快建设省会城市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