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让“互利共赢”之路更加广阔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3-03-15 10:20
2023-03-15 10:2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期,哈萨克斯坦驻华大使沙赫拉特·努雷舍夫接受专访时表示,2022年哈中两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311.7亿美元,两国铁路货运量超2300万吨,均创新高;经哈萨克斯坦开行的中欧班列数量和货运量也大幅增加。他表示,相信哈中双边贸易将不断增长。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千年之前,络绎不绝的骆驼商队在古老丝绸之路上撑起一路繁华;千年之后,汽笛声取代驼铃声,骆驼商队换成了“钢铁驼队”,中欧班列在各国间呼啸而过,让亚欧大陆更好地实现无缝连接,有力的促进全国各地更加直接、更为深入地融入世界贸易格局,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中欧班列,是实打实的惠民之路。中欧班列自2011年开行以来,不断增开班次、拓展线路,连点成线、由线成网,在我国贯穿东、中、西部各大枢纽城市和经济圈,对外连接欧亚大陆,累计开行早已突破四万列。“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正是中欧班列为中外数万家企业带来商机,为沿线数亿民众送去实惠,才能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认可,在各国间搭起“心相通”的桥梁,形成富有韧性的国际物流供应链。

中欧班列,是“互利共赢”的典范。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众所周知,我国对外贸易至始至终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积极与世界各国开展经贸合作,中欧班列传递的是中国人民的友爱和诚意,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友谊线。经济循环的畅通,交通运输是关键,中欧班列开行,大大提高了沿线货流、物流畅通水平,中国各地特色产品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进一步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作出积极贡献。通过中欧班列,各国能够从经济、社会、文化等多层面进行交流,极大带动了沿线通道经济快速发展,成为沿线国家的“命运纽带”。

古有丝绸之路商贸驼队,今有中欧班列“钢铁驼队”。中欧班列,架起互利共赢的“黄金桥”,相信中欧班列一定能跑出“互利共赢”的新未来。(文/杜杰 张山石)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