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移动总经理楼向平: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提速新型工业化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3-09 17:31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03-09 17:3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3年全国两会正在召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等内容,成为关注的焦点。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是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是以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生态化带动工业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发展模式,核心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快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产品质量、提升服务水平。

“新型工业化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对进一步提速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提高制造业发展水平至关重要。”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移动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楼向平提出《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提速新型工业化》的建议。

【我国新型工业化取得长足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新型工业化,作出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新型工业化取得长足发展和历史性成就。当前,我国工业规模已居全球首位,有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排世界第一,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0.3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3.3%,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极为显著。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为进一步加快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面临挑战】

“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与制造强国相比,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仍面临问题与挑战。”楼向平表示。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基础。目前我国制造业仍处于工业2.0、3.0、4.0共存阶段,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程度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的规划设计,单体企业建设投资大,成本高,资源利用率低,造成资源浪费。

智能制造发展水平仍待提升。目前我国制造业数字化管理水平整体不高,企业中“数据孤岛”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能力不足,数据要素在价值创造活动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工业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随着制造业网络化程度不断提高,企业暴露在互联网上的系统及设备数量与日俱增,面临外部攻击风险日益加大。

【建议提速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

为此,楼向平建议,进一步提速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提高制造业发展水平。

完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顶层规划。由政府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将5G、通信网络、数据机房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作为工业园区和产业聚集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统一规划,并通过政府主导、基础电信运营商参与、企业购买服务的方式,实现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集约建设。丰富信息化基础设施应用场景,围绕企业数字化转型共性需求,统一打造安全生产、能耗管理、标识解析、环境监测等标准化服务,进一步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加速推进智能制造。加大政策引导力度,精准聚焦制造企业“管理数字化”、“生产智能化”两大核心领域,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推进“机器换人”、“数字管理”、“数智决策”,打造一批智能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数智企业标杆。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主力军作用,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加大考核和督导力度,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生力军作用,出台激励政策,加大在税收优惠、环保评定等方面的扶持,引导鼓励民营企业技术革新和装备升级,推动智能制造规模复制。政府牵头,科研院校、行业组织、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构建多元化、多渠道的“两化”人才培养体系和融合培训体系。将“两化”人才认证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与企业职称评定、薪酬待遇、职级晋升挂钩,加快推进多层次、体系化、高水平的数字化转型人才队伍建设。

提升制造业信息安全水平。建立健全制造业信息安全顶层设计,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夯实制造企业信息安全主体责任,强化政府监督管理和指导作用。提升制造业安全防控能力,建设政府统管的工业信息安全网络,将制造企业关键系统、关键部件纳入监控预警范围,建立工业信息安全应急处置队伍,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加速工业软硬件国产化研发,以国有企业为核心,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全面推动行业国产化替代,形成我国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制造业产业体系。

楼向平表示,新型工业化是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领域,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至关重要。需要全面统筹,进一步完善顶层规划、加大政策支持,加快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结合的现代化水平,尽快建成制造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