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沁阳女校长21年专注教育成果丰硕 热心公益初心不改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3-09 16:02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03-09 16:0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大家近期在课改方面有没有遇到新的问题?”“申校长,我觉得我们在作文教学方面可以再改进一些,气温也回升了,我们可以组织一个春游活动,把课堂延伸到户外,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这样写起作文来更有感悟。”在河南沁阳市永威学校的小会议室,校长申芳芳和小学部语文组的教师们讨论作文教学课改,大家争相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样的研讨会时常进行,便于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竭力打造高效课堂。

申芳芳,一位总是面带笑容,却步履如风的年轻校长,42岁的她自从2002年永威建校伊始就在这里,她把21年的青春和心血播撒在永威的教育事业中。从永威幼儿园副园长一直到永威学校的党支部书记、常务校长。

长期从事民办学校教学与管理工作,申芳芳不断探索基础教育阶段课改之路,把沁阳永威幼儿园打造成为沁阳市的首家省级示范幼儿园,引领县域整体幼教水平的提高,并创新发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总结形成教书育人责任制管理体制,被河南省教育厅评为“河南省教育干部培训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有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个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课堂效率,下课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们也可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教师孟银霞说。

课改其实就是高效课堂,让学生更多地自学,老师进行点拨,当堂完成作业来实现课堂的高效。由于和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同,在课改之初也遇到了很多困难。

“老师的思想不够解放,老师觉得你让我少讲甚至不讲,主要依靠学生来自主学习,那学习效率会不会更低呢?我当时也是硬着头皮坚持下来,跟老师们讲,咱们先尝试一下,看看效果。后来随着课改的推进,大家发现老师少讲,多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成绩反而比以前更好了,就慢慢的接受了这样的教育模式。”申芳芳欣慰地说。

走在初春的校园,耳畔传来的朗朗读书声。申芳芳说,最喜欢每天在校园里漫步,看着孩子们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一路成长,觉得很幸福。孩子们也在她的呵护下,阳光快乐地成长。

教师邹会会说:“申校长特别关心我们,我们遇到什么麻烦,她总是能够第一时间帮助我们解决,她也经常走到学生中去关心孩子们的学习、关心孩子们的生活,大家都很喜欢她。”

课间休息时分,申芳芳来到教学区了解孩子们新学期的学习和心里状况,看到申校长来了,孩子们都开心地迎上去和她交谈。

“申校长是一个年轻、温柔、有理想的人,她将满腔热情都付诸于教育上、学习上,为我们指点迷津,生活中也会为我们提供尽可能多的便利,她总是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温暖,对我们而言她更像是一位母亲的存在,我们私底下都叫她申妈妈。”学生李依宸开心地说。

近年来,作为沁阳民办教育的典范,永威学校先后被认定为“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实践基地”、“全国基础教育培训实践基地”、“河南省校长教师培训实践基地”,并荣获“河南省文明标兵单位”、“河南省优秀民办学校”、“河南省普通高中课改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针对党的二十大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申芳芳表示学校将继续做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祖国培养栋梁之材。

“我们会继续抓好学生的规范、教师的规范、学校的规范,以规范促进学校的管理成绩进一步提升,向规范要效益,向规范要高质量,让我们的教学成绩以及我们学校的发展,符合国家对教育的要求,我们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去践行。”申芳芳坚定地说。

“人人本科”是永威高中的奋斗目标,中考成绩各项指标连续多年全市领先,每年都有大批优秀学子被各大名牌高校录取。

在成绩面前,申芳芳没有停滞不前,而是一直寻求创新,通过不断尝试,逐步建立起富有特色的教师成长机制,先后多次在《中国教育报》等国家级报刊和杂志上发表论文,积极推广永威学校的办学经验,在全省民办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培训班上,多次应邀义务作讲座,同时发挥名校的辐射作用,积极引导周边地区学校乃至省内外学校推进课改,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吸引120多万人次的教育工作者来校参观考察。

21年坚守教育阵地,初心不变,奉献爱心,扶贫济困,争做表率标杆,申芳芳用行动诠释了当代职业女性的巾帼风采。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她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省民办教育先进个人、河南省民办教育工作“巾帼建功标兵”、焦作市劳动模范、焦作市首批名校长、焦作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奖、焦作市十佳三八红旗手、焦作市先进教育工作者、沁阳市优秀校长。

作为曾经的焦作市和沁阳市政协委员,她始终坚持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热心公益事业,先后多次参与消费扶贫、爱心捐款,并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累计捐款10余万元。

“当时妇联号召我们这些妇女同志有能力有余力的话,可以去帮助一些沁阳的困境儿童,在这样一个机缘下我就成为了一名义工妈妈,开始走上公益道路。后来我发现,在我们学校也有这样的孩子,我就组织我们的老师学习心理学,定期为这些学生做心理辅导,同时给予他们物质帮助。”申芳芳说。

在申芳芳的努力下,学校成立了心理咨询室,定期为学生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还建立了“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障碍学生”清单,针对需要帮助的学生,明确责任教师和具体管控措施。本学年以来,共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10余次,受帮助学生168人次。

“每天和孩子们相处,其实也净化了我们自己的心灵,让我们把更多的爱播撒出去。”申芳芳微笑着说。(图片由韩田田、李治齐授权使用)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