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方特色美味到火遍全国,柳州螺蛳粉的首次出圈还要追溯到2012年播出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它的气味,奠定了螺蛳粉的灵魂和基调。”这是《舌尖上的中国》对螺蛳粉配料酸笋的点评。因此,酸笋也成为了螺蛳粉生产企业们追求独特品质的重要抓手,微念选择从上游原材料端发力,合作建设了几千亩的竹笋种植基地,甄选优质笋源。
在柳州螺蛳粉产业链深耕了多年的微念,与产业链上游的当地农户、合作社早已建立起了稳定的产销关系,微念的竹笋种植基地也是与其合作建设的。在去年8月的竹笋丰收季,央视走入柳州当地向全国人民展示竹笋采摘的过程,工人们熟练地将竹笋收割、剥壳、切段、装框。在介绍竹笋产业链因柳州螺蛳粉爆红而收获时,微念的螺蛳粉生产加工工厂以及合作建设的竹笋种植基地也出现在了画面中。
微念还在柳州当地合作建设了稻螺养殖基地,并采用了绿色种养的稻螺共养循环模式,提高了水稻、螺蛳品质,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帮助了当地农户增产提质增收,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除了种养殖基地外,微念还投资了腐竹、酱菜等加工厂,并兴建了螺蛳粉食品加工厂,吸纳众多在食品行业有经验的优秀技术人才,有效提升螺蛳粉从业队伍的技术水平。
为了保证深耕螺蛳粉产业链的高质量运行,微念在科技化建设上也是下足了功夫。微念的标准化工厂以共同研发或引进智能装箱机器人等自动化专业设备的方式,对生产线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期望实现全产业链质量把控。另一方面,微念与江南大学进行科研合作并成立相关柳州螺蛳粉工艺联合创新科研中心,深入研究柳州螺蛳粉产品特点及生产工艺等关键技艺。
“认真做好产品,才能长久发展。“ 这是微念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人民网《对话企业家》采访时提到的观点。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前景广阔,需要更多像微念这样既能用心耕耘螺蛳粉产业链,又能善于运用科技力量保证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的企业出现,一起为柳州螺蛳粉产业的发展壮大添加更多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