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飞行器“血管”设计平台升级再造上新了

航天飞行器的电缆相当于产品的“血管”,是各设备信息交互的载体,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航天飞行器“血管”设计平台升级再造上新了

来源:中国日报 2023-02-28 15:2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2月28日电(记者 赵磊)记者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二研究院获悉,近日,二院二部自主研发的飞行器“血管”设计平台——ECIM电气电缆智能制造平台完成2.0版本新升级。升级后电缆从设计到工艺、制造全链路的交互效率提高了60%,单套电缆研制周期缩短了30%,进一步提高了设计与工艺间更新迭代效率,并新增打造飞行器“血管自动监测仪”,为航天飞行器的高质量研发保驾护航。

据介绍,航天飞行器的电缆相当于产品的“血管”,是各设备信息交互的载体,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电缆发生故障,轻则影响飞行器功能,重则导致试验的失败。通常一个航天飞行器上有数十根电缆,简单的电缆有数十个信号节点,稍微复杂的电缆就有上百个甚至几百个信息交互节点。过去,航天设计师采用绘图软件一点一线的绘制上百张的电缆图纸,然后人工一个插头、一根导线统计用量,工作量非常大,而且容易出错。

为此,二部以电缆设计为切入点,创新电缆设计方法,打造了ECIM电气电缆三维协同设计与制造平台,大幅提高了电缆设计效率及准确率,降低了研制成本,压缩了研制周期,目前该平台已经全面应用于飞行器、地面电缆设计研制工作中。

为了进一步提升研发效率,该平台设计研发团队升级了电气、工艺一体化数据库,搭好设计工艺协同高速路,实现设计工艺模型自动更新,协同共享,使电缆从设计到工艺、制造全链路的交互效率提高了60%,单套电缆研制周期缩短了30%。

同时,为确保电缆设计“零缺陷”,平台新增了电缆图纸自动校核功能,实现电缆图纸反向生成连接关系、与电缆设计输入文件自动进行匹配验证,通过正向设计与反向自动化校核达到“双保险”。该功能就像智能手表对血氧、心率进行监测,并给出健康提醒和建议,时刻保持飞行器的“血管”健康状态,打造飞行器“血管自动监测仪”。

后续,二部团队将进一步升级更新完善ECIM平台,不断提高电缆数字化研制能力和产品质量,通过数字化创新驱动引领中国航天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齐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