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成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应用指南(2022年)》正式在《中华消化杂志》2022年第12期正式发布。本指南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的《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第三批立项课题之一,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李军祥教授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化虹教授牵头,是首部发表在中华医学系列杂志的中医药循证指南。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以结直肠黏膜连续性、弥漫性炎症改变为特点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病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10年来,我国UC的就诊人数呈逐步增加趋势,因其难治愈、易复发、癌变风险高、需终身服药,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难治病之一。UC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患者依赖度高,在诱导缓解、协同西药增效减毒、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预防复发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当前临床使用中成药治疗UC仍大量存在盲目用药和不规范用药的情况。
为此,本指南广泛团结国内中西医专家、方法学专家,严格参照指南制定方法及程序,遵循“循证为主、共识为辅、经验为鉴”的原则,遴选出高质量循证证据支持、具有高度专家共识的中成药品种,制订出《中成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应用指南(2022年)》。本指南创新性的采用了根据不同临床定位来指导临床用药的形式。其临床定位具体包含针对轻中度UC活动期的改善临床症状、诱导缓解以及针对UC缓解期的维持缓解3种类型,与传统形式相比更加直观、明确,确保西医看得懂、易掌握、会使用,从而促进中成药的临床合理应用。
本指南的研究与发布,是我国首部将中成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使用对象定位于全科医师、西医师的循证指南,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的具体举措,对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示范作用。指南的制定和应用,将会提高中成药防治溃疡性结肠炎诊疗水平和临床疗效。
《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复立项,聚焦于心脑血管、慢性气道疾病、妇科生殖领域等中医药优势病种,已累计发布中成药指南40余部,对提高我国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水平、提高临床疗效、推进医改医保政策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循证中医药指南编制与推广,将会促进中药新药研发及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走向国际的进程;将会促进了成建制的中西医协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团队形成,加速中西医融合、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守正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