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黄金”香飘北京——芒果节诉说中巴友谊与合作新篇

在巴基斯坦,芒果不仅是“国果”,更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南亚的“甜蜜黄金”。

“甜蜜黄金”香飘北京——芒果节诉说中巴友谊与合作新篇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13 21:3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8月13日电(记者 赵佳)在巴基斯坦,芒果不仅是“国果”,更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南亚的“甜蜜黄金”。它既是社交的工具、社会的纽带,也在外交舞台上扮演着独特角色——作为国礼馈赠国际政要。巴基斯坦芒果第一次来到中国是1968年。当时,巴基斯坦的一个代表团送给毛主席一篮芒果。毛主席说:“我想和全国人民一起分享。”半个多世纪后,芒果依旧在中巴之间传递着真挚情谊。

8月13日,正值巴基斯坦芒果丰收季,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在中国农业农村部举办芒果节庆祝活动。四位来自中巴两国的官员,从不同角度讲述了这枚金色果实背后的故事——它凝聚着中巴友谊的温度,也孕育着合作的机遇与文化的交融。

8月13日,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在中国农业农村部举办巴基斯坦芒果节 中国日报记者 赵佳 摄

友谊的果实

巴基斯坦参议院财经委员会主席萨利姆·曼德维瓦拉说,芒果不仅是经济作物,更是巴基斯坦文化中“热情好客”的象征。正如当地谚语所言,“分享一颗芒果,收获一份友谊”。他希望借助此次芒果节,以芒果为纽带连接两国人民的味蕾与情感,推动双边农产品合作,并欢迎中国企业投资巴基斯坦农业技术、冷链物流和深加工产业,让优质果蔬走向中国和世界。

商贸的引擎

“巴基斯坦芒果是我们灵魂的美食大使。在商业层面,它是机遇的引擎,维系着无数巴基斯坦果农家庭的生计,承载着农村社区的希望。”巴基斯坦驻华大使卡里尔·哈什米表示,通过冷链技术,这些芒果跨越千里进入中国市场,“它们已成为一种崭新的合作纽带,将传统农业的坚韧与现代贸易的创新完美融合。”

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副会长张庆丰则用数据描绘出合作成果:2023年巴基斯坦芒果对华出口量超过11.5万吨、贸易额达8000万美元,冷链运输时间缩短一半,损耗率显著下降;电商平台日销售峰值超5万公斤,客户满意率高达98%。他还提出未来三大合作方向:检疫标准互认、产业链整合、品牌协同,力争三年内出口量翻番。

文化的桥梁

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主席龙宇翔说,芒果是友谊之树结出的果实,承载着中巴两国人民的美好祝愿与善意。中巴友谊不是一代人的事业,而是代代相传的使命。明年将迎来建交75周年,双方应以文化为媒、合作为翼,共同书写友谊新篇章,让更多巴基斯坦优质农产品走进中国家庭。

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巴基斯坦芒果”的话题阅读量已超过5亿次,不少网友自发呼吁“标注产地,优先购买”。正如那句巴基斯坦谚语所言:“甜芒果带来甜蜜的感情。”如今,金色果实依旧在两国之间飘香,不仅带来口中的甘甜,更带来心与心的契合,以及一份历久弥新的“铁杆友谊”。

8月13日,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在中国农业农村部举办巴基斯坦芒果节 中国日报记者 赵佳 摄

 

【责任编辑:李朋辉】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