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至19日,以“原真古貌·创新传承”为主题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德州)论坛在山东德州举办,以保护好、利用好大运河德州段原真古貌,高质量推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规划建设。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出席论坛并致辞。他强调,要深入落实“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的要求,坚持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全面推进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各项工作。各地要充分认识大运河作为我国重要文化长廊、经济通廊和生态走廊的战略地位;要着力提升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水平,改善大运河文物保存状况和沿线生态环境;要深入挖掘阐释大运河历史文化价值,传承弘扬运河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文物资源支点作用,推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沿线城镇可持续发展。
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白玉刚表示,山东处于大运河中段,位置特殊、责任重大,要深耕人文沃土,聚力守正创新,加强与沿运省市的合作,整合省内资源,努力做好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这篇大文章。他强调要深入挖掘运河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着力打造运河文化阐释高地。要打造河上行、岸上游贯通的旅游带,着力建设运河文化旅游廊道。要策划推出文博展示体验项目、“山东手造”特色文创、文艺精品等,着力推进运河文化活态传承。要加强沿线特色资源、古籍文献等的数字化采集,着力丰富运河文化数字呈现,为构建国家记忆体系、打造大运河文化带作出山东贡献。
德州市委书记田卫东介绍了大运河德州段人文自然特色情况。他表示,我们始终坚持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紧紧围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遗产,抢抓黄河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以及山东省“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建设机遇,聚力打造黄河大运河“两河”国家文化公园重要展示地、文化“双创”新高地、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民俗文化体验地,德州大运河保护利用发展的美好前景正徐徐铺展。
本次论坛上成立了德州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专家委员会,由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担任主任。在论坛主旨发言环节,与会专家学者从不同维度,深入挖掘阐释了大运河文化精神内涵,有效促进了运河沿线大交流、大融合,为德州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提供良策。
主论坛期间,还同步举办了运河沿线城市手造宣传推广、大运河文艺创作座谈会等一系列平行活动。其中,在武城县举行的大运河文艺创作座谈会上,各位专家学者围绕如何运用文学艺术形式深入挖掘传承弘扬运河文化,打造大运河德州品牌展开了深入探讨研究,建言利用文学、音乐、书法等多种形式,彰显大运河的无穷魅力,推进大运河承载的文化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真正让大运河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璀璨光彩。
作为山东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大运河畔的德州市正加大力度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德州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各项建设项目提速提效。
德州市大运河保护利用指挥部规划设计组组长庞云冲介绍,按照“引入名家大院,高水平高标准编制总体规划”的思路,在保护原真古貌基础上,德州正在着力打造“一廊六片”大运河文化景观带:一廊,即运河遗产生态景观廊道项目;六片:即北厂漕仓遗址片区、东盟国际文化交流示范园片区、小锅市运河聚落片区、老电厂滨水商业片区、九龙湾文旅融合园片区、四女寺风景旅游区片区。截至目前,“一廊六片”中的7个项目开工建设,其中3个已完工、4个准备进场施工,另外还有3个项目正在深化设计。
下一步,德州将积极抢抓运河发展历史机遇,全力打造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德州品牌,全面擦亮“大德之州·好运之河”城市新名片,让人民群众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获得更多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