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再创新高,“脱钩”政策为什么“管”不住美国消费者?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2-17 18:4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导读:尽管美国政府继续走对华“脱钩”路线,推进国际贸易向“可信赖的贸易伙伴”倾斜,但中美贸易额却依然连创新高。这说明加强中美经济往来是两国企业和人民的自然选择,美国很难建立一个既“去中国化”,又维持繁荣的新经济秩序。在高度连结的全球经济体系下,制定以邻为壑的经济政策最终只会反噬自身。

2022年的中美关系并不平静。尽管拜登政府宣称“四不一没有”和“不寻求新冷战”,但美国事实上仍在推进中美经济“脱钩”,与北约、亚太国家开展以中国为假想敌的合作。此外,时任美国众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地区导致中美外交关系遇冷,台海局势空前紧张。

然而中国商务部最近发布数据显示,中美2022年货物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6906亿美元。中美贸易能够在上述不利因素下逆势上扬,其背后当然有美国需求增长、美元升值等经济原因,但也雄辩地说明中美关系不是“零和”博弈,仍具有合作共赢的空间。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在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中美两个经济大国产生了深刻的经济相互依赖。中国除了出口日常消费品外,也是美国一些工业部门的元件供应商,而美国企业也从包含14亿人口、4亿中产阶级的广阔中国市场受益。尽管美方自特朗普时期以来试图破坏中美经济合作、减少对华经济依赖,但中美贸易额近年来却屡创新高。事实上,就在特朗普政府发动对华贸易战的2018年,中美贸易额达到6335.2亿美元的高位。当时有专家认为这是美国企业抓紧囤货导致的“回光返照”,然而中美贸易额在2021和2022年却再次走高,说明中美贸易在政治阻挠下仍然潜力巨大。

诚然,中美贸易额增长并不意味着美政府已放弃“脱钩”路线。在2022年,美国继续推进国际贸易向“可信赖的贸易伙伴”倾斜,对90个国家的贸易额均达到历史高位,例如,美国与被视为中国“替代者”越南的贸易额再创新高,近十年来已翻三倍,与欧盟的贸易额则超过中国。拜登政府通过奖惩措施要求企业减少对华依赖,加快供应链重塑和供应商多元化。但由于全球化时代的世界各国高度联结、彼此影响,美国不应期望建立一个既“去中国化”,又能给美方带来经济繁荣的新经济秩序。

图片来源:新华社

第一,中美经济往来是美国企业和人民的自然选择。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杜大伟近期表示,中美贸易是“基于经济效率的企业选择”,而强行“脱钩”则会对美国民众生活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前美国贸易谈判副代表艾德·格雷瑟指出,“到目前为止,消费者和商界的选择比政府更加强有力”。中国美国商会2022年《美国企业在中国》白皮书指出,83%的美国企业未计划将制造或采购撤离中国;在2022年底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约200家美企与会。面临来自美国政府的对华“脱钩”压力,一些美企自发采取了诸如“中国+1”的跨国布局模式,这说明中美经济合作仍是市场规律决定的大趋势。

第二,美国很难建立一个排除中国的新经济体系。中国已经不再是仅通过密集劳动力进行低附加值生产组装的“工厂”,而是一个产业链相对完整、基础设施相对健全、管理和创新机制相对现代化的工业国家,在全球产业链上的地位是独特而又难以替代的。中国在全球广泛发展贸易伙伴,与世界各国开展合作。尽管部分反华政客宣传“不买中国货”,转而进口其他国家的商品,这些商品的制造和加工也往往涉及中国。而从第三国的角度来看,对华经贸往来不仅具有互惠性,而且也提供了一个不同于美西方的合作选项,深化对华合作符合当事国利益。因此,大多数国家都不希望少数政客在经济领域挑起非此即彼的意识形态对立。

图片来源:新华社

第三,从根本上来看,中美两国在2022年能够继续发展贸易,是因为两国国内经济相对稳定,提供了足够的产能和消费需求。例如,中国克服疫情扩散和极端天气等不利因素,2022年GDP增长3%,经济总量已突破120万亿元。在疫情、能源、粮食、债务、战争风险等多种挑战席卷全球的当今,只有经营好国内社会经济环境才能抓住国际经济机遇。包括中美在内的各国都应将国内发展和治理,而非意识形态对抗当作后疫情时代的首要任务。

另一方面,少数国家意图通过以邻为壑的经济政策干扰他国发展,通过挑起各地紧张局势坐收渔利,但在高度连结的全球经济体系下终将反噬自身。例如,部分美西方政客强推所谓“供应链重塑”,导致当今美西方多国的通货膨胀普遍居高不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部分美西方政客声称,其针对中国企业的制裁、打压是“倒逼中国政府开放”。这种言论罔顾事实,其背后仍然是冷战思维。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始终将开放市场作为重要国策,将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惠及世界各国。与近年来部分海外利益集团声称的“中国市场化倒退”相反,在反全球化浪潮、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等压力下,中国仍敞开大门,与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展合作。2022年的中美贸易充分证明,中国的经济开放能够经受疫情、保护主义和歧视性政策的考验。而在2023年,中国发布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出台一系列招商引资转向政策,多家国际机构近期对中国经济的乐观预测更说明,美西方对中国经济政策的妄议属于意识形态偏见。

尽管部分美西方政客将冷战式“零和”思维带入中美经济关系,中美两个主要经济体紧密联系,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中美贸易在2021和2022年的强劲表现说明,尽管少数政客意图将国际形势描绘为你死我活的竞争,美国社会仍希望展开对华合作。美方不应将合作作为竞争和对抗的“挂件”,而应以经济合作为基础,切实拓展和深入合作范围,制定对美国人民负责、尊重社会合作意愿的对华政策。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英文版标题为 "Zero-sum rejection"

责编 | 宋平 辛欣

编辑 | 张钊

实习生韩婧伊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严玉洁】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