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地是农民,提笔成画师:浏阳农民“绘”出致富路

下地是农民,提笔成画师:浏阳农民“绘”出致富路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2-17 17:1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2月17日版面截图

记者 冯志伟 蒋成龙

湖南浏阳小河乡是长沙一个偏远的乡镇。如今,这里的400多位农民靠着手中的画笔走上了致富路。出自他们沾满泥土之手的画作,被销往欧洲和亚洲地区。

“我想在做农活的时候,把看到的雾气缭绕的山峦和波光粼粼的小溪画下来。”詹秋明是小河乡的一位村民,53岁的他是小河乡著名画师。他从2017年开始学画画。

詹秋明花了三年多的时间来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从画线条和上颜色,到临摹山水画,最后能够得心应手地描绘出家乡的风光。

他说,绘画的秘密在于笔法、技巧和力量。在此之前,为了养活90多岁的父母和上小学的儿子,詹秋明一直靠种地和打零工。但他抓住了一个改变他清贫生活的机会。

2017年,小河乡整合产业扶贫资金,将油画、工艺国画引进来,手把手教农民作画。

做了几十年农民的詹秋明决定学习画画。“我第一次拿画笔,就觉得比拿锄头还重。我甚至不知道在该停下画笔的时候如何停下,也不知道该如何在需要的时候加大力度。”詹秋明说道。

一个月的培训,詹秋明只学会了画线条。培训结束后,他继续跟着网络课程边学边画。五年后,他的一幅山水画可以卖到近700元。

“我每月有20多天都在画室画画,收入至少有三四千元。”目前,小河乡拥有工艺国画、油画和创意画,农民画室6个,农民画师460名。出自这群农民之手的画作畅销西班牙、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销售收入达2000万元,带动4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

几年前,拥有1.5万多居民的小河乡,是浏阳市贫困人口占比最高的地区。然而,通过发展农民画室和乡村旅游,该镇每年吸引了30多万游客。

“我这辈子都没离开过家乡,没想到我的画会代替我走到了国外,”做完一幅画,詹秋明又构思起另一幅作品。“我想画一幅像清明上河图一样的作品,名字叫《云上的小河》,有大围山、小溪河、罗汉松,还有我们现在的好日子。”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