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巨野县把劳动教育纳入立德树人全过程,着力打造特色劳动实践基地,培育学生劳动意识和技能,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方面的育人价值,探索构建起了劳动教育的“巨野模式”。
“这块试验田是咱们学校的大蒜地,在生物分类上,大蒜属于绿色开花植物的蔬菜类……”,近日,在巨野县董官屯镇第一中学的劳动课上,生物老师正给学生讲解立春之后大蒜的种植管理要点,并示范带领学生为大蒜培土浇水、除草施肥。在巨野县,像这样的劳动课,全县每个中小学每学期都会在教师的带领下为试验田里的农作物除草、施肥,享受播种和收获的快乐。
“2020年,时任山东省教育厅选调生、巨野县挂职干部王秀全到陶庙镇开展帮扶,首先发起‘石榴红了’助学、助农公益活动,动员社会各界捐款,从外地购买了1600棵石榴树,充分利用劳动教育基地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巨野县教体局局长段效勋介绍,两年来,陶庙镇中心校的孩子们已亲身感受到了1600棵石榴树带来的丰硕“果实”,也为孩子们近距离感受自然、开展劳动教育建起了基地,“石榴红了”党建品牌也成了山东省“一校一品”党建示范品牌。
巨野县还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课程方案,整体优化课程设置,形成了具有综合性、实践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同时,由县教学研究中心牵头,开发劳动实践课程,各学校安排劳动教育必修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分散或集中安排,用于专题教育、技能指导、劳动实践、总结交流等活动,让师生身体力行体验“以劳树德,以劳启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的内涵。
2022年7月,借助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暨巨野县全环境立德树人劳动实践基地在巨野县太平镇中学建设机遇,巨野县乡村教师还与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春之歌”志愿服务队联合开发校本课程,将党建与教育实践相融合,搭建起了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高度合作与融合发展的桥梁,积极打造黄河边的新时代劳动教育样板。
“目前,巨野县已创建县级劳动教育特色学校30所,形成了“一校一品牌”的劳动教育发展新样态。我们将进一步盘活校内资源,打造各具特色的劳动实践基地,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让劳动教育的涓涓细流浸润学生心田,在劳动中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巨野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高素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