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镇平:立标杆 树样板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2-13 16:48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02-13 16:4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逛逛是南阳市镇平县侯集姜营村群众在茶余饭后不约而同的事情,他们或在农家书屋看书写字,或在健身乐园锻炼身体,或在文化舞台排演唱跳,或在绿美村道漫步聊天,勾绘出一幅欣欣向荣的乡村美景。

据了解,该村为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多方筹措资金130余万元,新修建村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广场,对村内主干道进行了加宽和白改黑,挖砌边沟7公里,整修道路3公里,植树1000余棵。

该村支部书记姜国伟说,关于乡村建设,就是要锚住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的“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要求,积极构建“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共治共建共享氛围,在不断提升乡村“颜值”中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

“现在村里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基本上可以媲美城市生活质量,干净整洁的环境自己都不忍心去破坏,只会尽力去维护好、发展好,这日子是越过越滋润。”村民赵合锋高兴地说道。

镇平县侯集镇东门村作为镇中心村,坚决扛稳属地管理责任,采取“党员+志愿者”模式,组织党员干部和志愿者通过流动广播宣传、发放倡议书、入户走访等多种方式,进行广泛宣传、深入发动,教育引导沿街群众商户、住户落实“门前三包”责任,自觉维护好环境卫生。同时,开展月整洁商户、季模范商户和年“五星”模范商户评选活动,每日对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扰乱镇容秩序行为开展督查管控并做好记录,每月根据记录对商户进行奖励,颁发相应的流动红旗,并向所涉及的公职人员单位、学生就读学校发表扬信以及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沿街商户老姜颇有感触地说:“被依法治理的时候心里确实不舒服,但回过头看一看,街道没有乱摆乱放,心情却豁然开朗了,说明大家还是向往好的生活环境,我们支持依法整治不文明行为,共同营造一个一个洁净、舒适、清新的高质量生活环境。”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镇平县侯集镇高营村着眼打通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借助脱贫攻坚政策,挖掘集体经济潜力,运用集体土地、惠农政策、闲置资源等方式,建设占地5亩建筑面积1000平米的生产车间,引进了高低端晴雨伞制造企业,吸纳本村及周边村富余劳动力和留守妇女就近就业增收,开拓了群众在家门口就业的途径,走出了一条资源利用发展之路。

新年的假日气氛还未完全消褪,在雨伞生产车间,工人们已经按照各自分工,忙着缝合伞面、组装伞架、固定面架,虽然忙碌但眉宇间却流露着劳动的充实和收获的喜悦。

村党支部书记邹洪凡表示,随着产业的兴旺,丢下饭碗奔车间、忙完农活进车间成为群众的自觉行为,嚼舌根、打闲牌的越来越少,闲暇时相互之间交流更多的是如何创业致富,村民精神面貌和社会风气明显改善。

当好第一责任人,种好振兴责任田。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镇平县通过综合施策、统筹发力,树立标杆、引领带动,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乡村振兴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