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乘风破浪时 奋楫扬帆再远航——崆峒区奋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产业风生水起、城市美丽宜居、乡村生机勃勃、人民安居乐业……行走在坚实厚重的崆峒大地,处处洋溢着蓬勃发展的生机活力,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滚滚热潮。2022年,崆峒区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严格执行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扩绿治污一揽子务实举措有效落实。

正是乘风破浪时 奋楫扬帆再远航——崆峒区奋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 新甘肃
2023-02-10 11:3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产业风生水起、城市美丽宜居、乡村生机勃勃、人民安居乐业……行走在坚实厚重的崆峒大地,处处洋溢着蓬勃发展的生机活力,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滚滚热潮。

一年来,综合实力“大步跨越”,积蓄了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一年来,生态优先“向绿而行”,擘画了宜居宜业的崭新画卷;

一年来,民生答卷“倾力而为”,擦亮了崆峒人民的幸福底色……

一年来,崆峒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全市“3659”发展思路,围绕“城市服务型、工业主导型”发展定位,聚焦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自觉扛起“首善之区、首位发展”使命担当,知重负重、苦干实干,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2021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县”称号。

  为崆峒区美丽乡村新貌 由崆峒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产业成链 经济跃升

秋收时节,崆峒区寨河乡田河村村民梁雪艳正在自家桃园中采摘桃子。

“去年我们仅养羊就收入了10万元左右。今年,家里的桃子又喜获丰收,在直播间里一挂上购物车,就被上海、天津、杭州等大城市的顾客抢购一空……产业发展让我们挣到了钱,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梁雪艳说。

2022年来,崆峒山下,泾河两岸,一场场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已经打响,平凉红牛、智能制造、绿色建材、文旅康养、新兴能源、设施蔬菜、优质果品、中医中药、生态环保等九大产业链建设正在加速推进,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和行业竞争力不断提升。

一组组鲜活生动的数字,一个个群众点赞的项目,一幕幕推动发展的拼搏镜头,清晰地记录着崆峒正在飞速发展中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2022年,实施的208项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1.6亿元,活力公园、冷链物流园基地一期、海螺水泥公司1#窑综合能效提升改造等136个项目建成投用,白杨林水库、国道312线改造等项目有序推进,平凉军民合用机场、平庆铁路等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各类专项资金28.56亿元。积极开展点对点招商、填空招商、以商招商,引进项目32项160.15亿元,到位资金57.5亿元;制定出台全面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梳理落实稳住经济政策76条和接续政策23条,跟进完善精准推送在线办理机制,累计办理减税降费3.99亿元、留抵退税2.4亿元;发放“红牛产业贷”“裕农快贷”等产业贷款4.95亿元,延缓缴纳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税费526户2795万元,发放企业稳岗返还资金465户321万元,帮助企业渡过了难关、走出了困境。

  为崆峒区项目建设步履不停 由崆峒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生态宜人 城乡宜居

华灯初上,灿若星河,泾河两岸万物并秀。中心城区的一处处“口袋公园”,乡野田间的“绿意满枝”……

2022年来,崆峒绿色发展意正浓。

“现在走在咱们平凉街头,随处可见各种树木花草,公园里更是花开不断。每天带孩子来公园里逛一逛,既锻炼了身体,又放松了心情。”市民郭森的家离柳湖公园不远,几乎每天傍晚都要带两个孩子到这儿散步。

一条条道路干净整洁,一行行树木碧绿青翠,一排排房屋整齐有序,一户户人家窗明几净,一张张笑脸幸福温馨,崆峒乡村处处洋溢着人居环境改善带来的勃勃生机。

“以前,村里家门口到处都是柴草堆、土堆、粪堆,影响村容村貌。现在,道平路畅、鸟语花香,留在眼前的是看得见花、乘得了凉、种得了菜、吃得了果的小花园。”白水镇打虎村村民马银祥谈起村子的变化赞不绝口。

文明,是城市进步的标志;文明,是城市发展的灵魂。一年来,坚持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揽,全力推进城市更新“十大行动”,永顺路、新科路等10条“断头路”全面通车,活力公园、街景游园改造、高速东西出入口如期完工,拆违拆临、“一难两乱”“五线五箱”等专项整治成效显著,网格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机制全面推行,城市综合承载力、辐射带动力和生活宜居度全面提升。

2022年,崆峒区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严格执行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扩绿治污一揽子务实举措有效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固沟保塬、北部面山绿化治理等生态环保项目加快实施,三北工程科学绿化试点县项目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完成造林4.9万亩,补植补造3.5万亩,建成绿色通道39条83.5公里、村庄绿化示范村25个,成功创建全省首个国家森林城市,新河矿山、海螺矿山荣获国家绿色矿山称号。

  泾河川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施工远景 孟康宁摄

关爱民生 福祉不断

“以前,我们这里交通不便,基础设施简陋,环境卫生也不好,收入渠道很单一。如今,我们村里有田园窑洞主题农庄、露营烧烤,周末经常有城里人来玩。我在自己家中开办了农家乐,游客来吃地道的农家饭,赚钱顾家两不误,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呢。”花所镇寺沟村村民龙丽丽高兴地说。

2022年,崆峒紧握乡村振兴路上的接力棒,接续奋战,乡村景色日日新,这是勇于实践的必然结果,也是善于创新的生动诠释。坚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有力抓手,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力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建成崆峒镇太统村、大寨乡桂花村等26个乡村建设示范村,柳湖镇晋升省级乡村建设示范镇;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创新推行“1134”村级议事协商工作法,柳湖镇十里铺村被确定为全国村级议事协商试点村,安国镇东沟村被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面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全区粮食播种面积达到66.58万亩,粮食产量达到19.6万吨,陇原乡村焕发出勃勃生机。

  为崆峒区机收小麦现场 党正摄

新河湾小学、玄鹤小学建设项目快速推进,文化街、新洲嘉苑等4所幼儿园建成招生;全面落实“双减”政策,试点推行集团化办学,10个教育集团挂牌运行;市二院发热门诊、疾控中心核酸检测方舱实验室和寨河、白庙、西郊社区3个中医馆建成投用;完成烈士陵园整修改造,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免费对外开放;全区新增城镇就业7575人,输转劳务8.76万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19元,医疗保险住院报销比例提高6.5个百分点,全年累计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1.9亿元;白庙中心敬老院开工建设,柳湖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成投用,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大潮激荡,奋斗的脚步永不停歇。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崆峒区已经站上新的发展起点,进入国家重大战略叠加和自身发展蓄势赋能的关键时期,将继续秉持“严”标准,践行“快”节奏,锁定“实”常态,在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稳步前进,展现新气象,干出新作为,奋力开创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美丽崆峒的新篇章。

  为崆峒区西阳乡中营村千头肉牛养殖小区 由崆峒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东湖公园一角 孟小煜摄

(段睿珺)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