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鹤壁市淇滨区把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作为一项惠民生的政治任务,与城市更新、城市创建、绿色社区创建、海绵城市建设、清洁取暖工程相结合,聚焦“一二三四”工作法,举全区之力加快推进,实践探索出全方位片区改造“淇滨模式”。截至目前,已累计投资4.2亿元,改造完成老旧小区131个,惠及群众1.7万户、9万余人。
始终坚持一个理念。淇滨区坚持把民生工程做成群众满意工程的理念贯穿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各方面,按照以民为本、政府主导、多元共治原则,把“会议桌”变成“小板凳”,通过张贴公告、入户调查、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广泛征集和吸纳群众意见,建立工作计划和工程进展定期通报等机制,使群众全过程参与监督,保障群众知情权。
紧紧围绕两个重点。一是围绕“提升居住条件”,做好“面子”文章。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为部分项目增加了社区养老、托幼以及智慧社区系统等提升类内容。通过老旧小区改造,使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房产价值得到了提升,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二是围绕“促进城市更新”,重点做好“里子”文章。将背街小巷与小区改造同步推进,提升改造景观街区小巷,新打造墙体彩绘1.2万余平方米,提升街区文化品质,改善街区环境,提升城市颜值。
抓紧抓实三大关键。一是抓牢“人”这一根本,把好组织实施“方向盘”。坚持区政府牵头,住建部门抓统筹推进,街道办具体实施的工作格局,健全组织领导体系,成立改造推进领导小组,科学编制改造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路线图、任务书、责任状,推动形成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二是抓实“钱”这一关键,激活资金投入“动力源”。坚持集约整合资金,采取政府引导的多元化投入模式。在中央和市财政补助、区市财政兜底的同时,统筹清洁取暖和市政等部门资金,引导群众合理出资、共担成本,实现多渠道融资。三是抓好“政策”这一保障,打造激励引导“助推器”。坚持政策引导制度规范,围绕改造任务,先后出台《淇滨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实施方案》《老旧小区改造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配套文件,进一步细化任务要求,强化服务保障,确保一切工作依法依规、有力有序进行。
全面推进“四合”提升。通过积极探索符合区情实际的改造路径,创新“拆并整合”改造理念,探索总结出“四合”改造模式。一是统筹规模社区,实现“楼院合”。创新“合小并大、合乱并整、合块并片”的“三合三并”工作法,整合零散楼院,实现空间、资源共享,使老旧小区改造由单个小区向连片街区纵深推进,累计合并楼院64个,建成了“四合院”“九大院”等一批精品工程。二是突出党的领导,实现“组织合”。合并小区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合力和党员示范带头作用,搭建红色工作平台,形成改造向心力。由社区干部、小区党支部和热心居民组建“社区物管委”,引导居民建立购买服务意识,奠定物业公司引入基础。三是强化物业服务提升,实现“服务合”。物业公司党员由社区党支部管理,“组织合”推动“服务合”。坚持同步引进物业公司,从物业公司的口碑、接管老旧小区的经验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通过以大带小、以多带少的办法,打造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新模式。四是结合文明创建,实现“人心合”。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领,配建小区党群服务中心,在小区内、外墙、绿化带等显著位置喷绘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同时积极开展联谊活动,组织“和美楼栋、和美家庭、和美居民”评选,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凝聚精神力量。
据悉,2023年,淇滨区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抢抓政策机遇,注重文创提高,弹好“感情”曲,打造特色文化品牌,让居民身有所栖、心有所寄,推动实现“颜值”“内涵”“温度”三提升,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图片由丁小芳授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