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非遗资源优势 打造易居易业美丽乡村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2-09 10:13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02-09 10:1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今天俺不把别的表,唱唱咱北岭新景象……”利津县盐窝镇南岭村老街长巷沉浸在悠扬的扬琴声中,在村头的老戏台上,“老扬琴”剧团正在进行表演,虽然春风中还带着微微寒意,但却丝毫没有减少台下听戏群众的热情,不时传来阵阵掌声与喝彩声。2月5日晚上,在山东省利津县盐窝镇北岭村“传承非遗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庆元宵文艺晚会现场。10多个精彩纷呈的节目轮番上演。

“现在村里人们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但是村里不比大城市,人们的娱乐活动还是比较少的,精神世界还比较匮乏,所以我们村在政府的号召下,自发组织了这次元宵晚会。”北岭村党支部书记岳义良说道。

近年来,盐窝镇转变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思路,着力破解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带动能力不充足、特色优势不明显、创新效能不突出等问题,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融入文化产业和特色活动中去,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实现高质量发展。

为不断完善硬件设施,盐窝镇围绕“老街长巷”项目,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元素,立足于非遗文化保护,实施南岭村至北岭村全长5公里主街改造工程,建设老戏台、非遗文化展示馆等特色区域,入驻老扬琴、南岭豆腐、手工制作等非遗项目,打造乡土民情旅游目的地,拓展富民强村增收渠道,推进文旅融合健康发展。

完善硬件设施,丰富文化生活。为了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盐窝镇为全镇125个村重新配发各类书籍600余册,每个村配备了音响、广场舞服装、秧歌服、锣鼓镲等文体器材,已实现全镇所有村文体器材全覆盖。

此外,盐窝镇充分发挥非遗特别是传统工艺资源优势,持续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目前,该镇落户的非遗项目总数达30余项。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