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祥符区朱仙镇:释放金融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1-03 16:12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01-03 16:1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挂职副镇长是组织的对我的考验,是对百姓的一份责任,更是践行普惠金融,更好地服务城乡的一次宝贵机会。双重身份下,压力虽大,但动力更大。”中原银行开封分行挂职祥符区朱仙镇副镇长王川说到。

自任职以来,王川充分发挥地方政府“金融参谋助手”的作用,全面、深度规划、参与朱仙镇乡村振兴工作,助力实现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结合该镇的实际情况,他与镇乡村振兴办公室的同志进行多次讨论,研究制定了金融扶贫小额贷款工作开展的相关办法和制度。

全面摸查,当好三农发展的“服务员”。主动对接镇党委政府,积极与干部交谈,与村民交心,与银行交流,对辖区内每个村的实际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深入了解客户特点,靶向实施信贷投放。对专业合作社、种养殖户以及辖区内中小微企业逐户对接,了解行业困难,分类施策提出信贷“金点子”;全面考察新兴农业经济组织和新型职业农民、返乡青年、先锋模范、退伍军人等群体,询问贷款需求,有效解决创业融资难的问题,拓展乡村振兴经济增长点和银行业务支撑点。

党建共建,当好政银合作的“联络员”。在全力贯彻落实好支持乡村振兴指导意见、实施方案的同时,积极助力开展银行与镇党委开展党建共建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协议签约,以党建共建为引领,以整村授信、四张清单营销为主渠道,融合镇党委政府和银行工作合力,充分发挥银行资金、网点、人员优势,推动双方逐步实现工作互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开班讲课,当好普惠金融的“宣传员”。以持续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以辖内银行客户经理驻村、移动厅堂服务队为抓手,充分利用金融夜校、金融知识送下乡、整村授信等方式,做好普惠金融的“宣传员”。从国家惠农政策到金融帮扶措施,从涉农产业到柴米油盐,从金融知识到诚信建设,多方位、广角度逐村逐户面向百姓开班讲课,普及金融知识,传递致富信息。

有的放矢,当好创业致富的“指导员”。从创新推广信贷产品、优化服务模式,降低客户贷款成本三个方面推进,推出特色贷款品种,覆盖全镇各行各业。联动做好相关产业主体贷款、小额信贷投放,重点支持基地、专业合作社等形式带动的展业创业,实现支持一户,带动一批,造福一方,大力推进“整村授信”、优化推广线上办贷模式,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朱仙镇的困难户和监测户主要集中在黄岗、徐寨和老饭店三个脱贫村,王川带领金融专员多次入村开展宣传工作,村委大院、田间地头、农户家中都是他们宣传政策的阵地,一次次一遍遍宣传讲解,让老百姓真正理解政策精神及给自身带来的效益,从最初的拒绝办理到如今的积极要求贷款,让国家这项政策更好更实地服务于百姓。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该镇的16个村(居)的信用村整体授信工作全部完成,共计授信306万元,发放贷款49笔,金额158.58万元,做到村村有授信,人人有额度,金融服务入村进户到人。截止2022年11月底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026笔,金额3576.25万元,新增户贷率12.14%,贷款余额户数占比37.14%,户均额度3.49万元;累计发放精准企业贷款5笔,金额729万元;完成贴息112笔,金额126056元。

近年来,朱仙镇金融工作专班牢记职责使命,自觉融入地方发展大局,充分发挥金融专长,引导金融活水源源不断流向乡村沃野,开创了“群众得实惠、银行拓业务、政府优服务”的多方共赢局面。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