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县全链条全域化搭建党员发挥作用平台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12-30 20:14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12-30 20:1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与岗位、职务等不同,党员是一种身份、一种责任,除了立足本职干好工作外,也要把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在时时刻刻、方方面面。高唐县立足党员岗位、身份、地域等特点,实施“五项工程”,为各类党员全时段、全天候发挥作用搭建起平台,将党员力量更好汇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

一、实施“先锋汇网”工程,搭建党员融入基层治理平台

建立党员网格协管员队伍。对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国资企业在职党员、农村党员和能胜任网格工作的退休党员进行摸底排查,建立起2万余名党员的党员网格协管员队伍。精准嵌入网格。以网格村为单位划分707个农村网格,将17个城市社区划分为186个网格,按照网格内每10—20户居民配备1名党员网格协管员的原则,将党员网格协管员精准对接到户。明确工作职责。明确党员网格协管员协助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宣传引导群众、收集社情民意3项具体职责,确保行动不断走深走实。强化激励约束。对表现优秀的党员网格协管员和单位党组织,优先评选县级“优秀共产党员”、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对落实责任不到位的,由所在单位党组织采取组织谈话、通报批评等措施帮助整改。

二、实施“人才党支部”建设工程,搭建农村党员助力乡村振兴平台

强化组织建设。全县12个镇(街道)党(工)委分别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党支部,引导政治过硬、技能突出的优秀人才向党组织靠拢,实行人才党支部发展党员计划单列,原则上每年每个支部在优秀人才中发展党员1-2名、积极分子5名以上。强化人才培养。突出县级以上示范合作社领办人、规模农业经营户、受过县级以上表彰的乡土人才、具有一定特殊技能人员等重点人才,建立起472人的乡村振兴重点人才信息库。各人才党支部结合镇村实际,建设乡村振兴实训基地,围绕经营管理、特色产业、实用技能、乡村治理等,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各类人才785人次。强化作用发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聚焦“政治引领”“创业带富”“农技促富”三个主题,每月组织对口专业人才到合作社、种养户中开展技术指导和政策服务,打造“党代表农技微课堂”,受益群众达到3万余人。设立“人才超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等提报技术需求,人才(非公职人员)“揭榜”攻坚,根据服务效果收取技术服务费用。

三、实施“党旗引领”工程,搭建两新组织党员助力经济发展平台

激励两新组织党员勇挑重担。“两新”组织党组织广泛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生产线、党员承诺制、志愿服务等活动,激励党员在工作中勇挑重担。发放“红色津贴”,并与党员日常积分管理结合起来,调动党员创先争优的积极性。发展党员名额向“两新”组织倾斜,实行发展党员“两增一减”办法,优先发展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和有技术专长的职工。增强新就业群体党员技术能力。成立道路运输、外卖送餐、直播电商行业党委,组织开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职业技能培训,依托鲁西电商直播基地培训600余人,孵化催生新的网红主播、电商网红和网络达人100余名。成立双隆商圈党支部,引领商户共同推动商圈发展,全力以党建赋能经济建设。

四、实施“暖流回引”工程,搭建在外流动党员助力家乡发展平台

信息联通。先后在北京、天津、德州、大连等地建立驻外流动党员党组织8个,604名流动党员进行“建档立册”,实现动态化管理。关爱联动。实行“双联系”制度,驻外流动党员党支部、流出地党支部成员每人联系1-5名流动党员,每月至少联系1次,向他们宣传家乡新发展、新变化、新政策,让流动党员当好高唐宣传推介“形象大使”。乡情联心。每月为流动党员发送一条暖心信息,每季度进行一次乡情互动交流,每年拍摄一张“党员全家福”,不定期走访流动党员家属,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困难问题,让流动党员时刻牵挂家乡、不忘发展家乡。2022年疫情期间,部分流动党员为家乡筹资13600元,用于购买口罩、消毒水等应急物资。5家高唐籍在外企业家将项目落户高唐,增加经济收入100万元。驻京流动党员返乡投资建设的中国高唐书画文创产业园、东恒为农服务中心项目等大批项目,为高唐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五、实施行业党代表工作室建设工程,搭建党代表常态化服务平台

建设阵地网络。在城区建设行业党代表工作室,在镇街建设“两代表一委员”为民工作室,在农村建设村级联络点,形成了全面覆盖、功能健全的工作室阵地网络。建强服务队伍。建立全县各级党代表电子信息库,收集党代表年龄、行业、岗位、技能等信息,建立电子档案,实行数据化管理。结合党代表特点,吸纳各行业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行业业务骨干等,组建由党代表领衔的专业服务团队。目前,融合省、市、县三级党代表282人,吸纳党员等1767人,建立服务团队82支。健全运行机制。结合各行业党代表工作室服务内容和代表技能,制定各工作室职责清单,提出共性目标和个性要求。制定党代表履职清单,指导党代表在学习、尽责、服务、监督等方面规范履职。梳理服务项目清单,根据收集的民情民意,结合代表的特长、资源,形成服务项目,实行跟踪管理。今年以来,各行业党代表工作室确定服务项目156项,目前完成106项。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