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种业“芯片”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12-29 12:09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12-29 12:0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山东省宁阳县加快推进种业建设,从加强本土育种人才培育、种质资源 保护与利用、抓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大力开展新品种选育和推广 等方面入手,不断发展壮大制种产业。既育“土专家”也引“洋人才”

宁阳县把人才引进与培养当成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在保护本 地育种人才的基础上,不断引进制种育种人才,积极推进乡村人才建设,先后涌现出高国华、党思卫、张继超、刘维胜等本土农业人才。他们都被纳入县里的人才振兴“双百双千”计划库。

为持续扩大“宁阳种子”品牌效应,宁阳不断完善农业制种特 色产业体系。当地通过示范认定、项目跟踪服务等措施,积极培育新型农业 主体。推动建立龙头企业引领、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广大 小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构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 实施农业产业融合,引导龙头企业及产业化联合体积极参与项目建 设,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实现抱团发展。

经过多年的土地流转和产业结构调整,宁阳已逐步形成以蔬春 种业为龙头的黄瓜良种研发繁育及示范推广基地、以富勤蔬菜种植 专业合作社为中心的山药种苗繁育基地、1100 亩优质大豆豆种繁育 基地等三大种子繁育基地。

宁阳县发挥政府纽带作用,加大各经营主体与山东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的合作力度,不断更新蔬菜制种繁育品种。加 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训力度,积极推广现代农业种植技术。滴灌水肥 一体化技术、运用植保无人机进行病虫害防治等先进技术已在全县 农业领域全面铺开。

富勤山药合作社负责人张继超介绍,他们的山药苗从种到收全程实行机械操作,采用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运用植保无人机进行病虫害防治等先进技术,减少劳力投入,克服了因灌溉造成的土壤板结,孔隙度增加等问题,山药苗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提升改善。目前,合作社依托优良品种、科技栽培,辐射带动农户 62户 200 余人增收致富。培育的“白玉”山药等品种更是畅销全国 近 20 个省、市,远销新疆、陕西、江苏、云南、河北、银川、榆林等地。

近年来,宁阳县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大豆育种大户合作,广泛宣传大豆种植优势、机收机种等利好政策。许多种 豆大户也积极响应,引进高蛋白大豆品种,统一采购生产资料、统 一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种植、喷药、施肥、收割,全流程实现机械化作业。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